第555章 前夜

盡管這份文件本身是否得到了吳佩孚的批準還不得而知,但正如許多資料所顯示的那樣,華軍確實在為進攻做準備。事實上,在戰爭前的幾個月,吳佩孚本人在華軍指揮官學員畢業儀式上的講話就已經很清楚了:在明確“蘇聯將是敵人”後,他宣稱“當我們已變得強大時,應該從防禦轉入進攻”(蘇聯人後來竊取了吳佩孚的被添油加醋過的講話記錄)。戰前華軍“野戰條令”中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的軍隊將是最具進攻性的軍隊。在戰爭中,我們將進行進攻,這種進攻將在敵人的領土上進行”。在具體部署上,華軍不是將大量部隊集結於縱深進行防禦,而是集中於國境第一線,這本身就意味著進攻。一些民間的“專家”曾指出華軍修築的工事靠國境線太近,而這正是進攻出發陣地的特點。從戰前華軍建立龐大機械化、航空、空降部隊的規模上,其實人們也不難可以看出進攻的企圖。

在歷史上,中國歷朝的統治者的擴張野心總是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而生活在疆域遼闊內的中國各族人民也缺乏對外擴張的現實欲求。中國如果要想讓她的人民在規模空前巨大的戰爭中不發生動搖,就必須拿出一個合理的戰爭理由。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中國政府找到了合適的理由,而戰爭卻按另一種方式開始了。

在中蘇兩國難得的那段和平時光裏,留在中蘇邊境的華軍據說少的連海關任務都承擔不了。但當中國政府做出戰略計劃的初步決定後,華軍就向中蘇國境和中亞地區派出了掩護梯隊。與此同時,早已開始的戰區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蒙古和唐努烏梁海,大量鋼筋混凝土工事、機場、倉庫被修建了起來,道路得到修補。在預定的主要戰役方向上,修建了堅固的電話、電報線路,最重要的方向設置了地下復線。為了便於指揮,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也從北京遷到了庫倫。更大規模的部隊集結全面展開,包括227個陸軍師、大量的加強輔助部隊和空軍部隊在內的華軍開始分成5個展開梯隊,乘火車晝夜不停地開向國境線。為了運輸這支數量達二百萬以上的龐大部隊及其裝備,一共動用了15673列火車,30多萬個車皮。越到後來展開的梯隊,其卸載的車站就離中蘇國境越近。為了不致影響鐵路運行時間表,如果列車不能及時卸載,鐵路部門有權命令該列車載著還未卸下的部隊物資往回開。進行這樣大規模的調動部隊和進行戰區準備,要想完全瞞住對方是不可能的,為此中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44年1月15日,中國國防軍統帥部外國與諜報局局長宋立明海軍上將接到大總統吳佩孚關於對蘇戰略欺騙的命令。2月初,該局第三處月初,該局第三處(反間諜處)接到宋立明的三點指示:第一“對蘇聯進行積極的反間諜活動,特別應該……使蘇聯情報組織陷入癱瘓”;第二,迷惑各國的情報機關,“使他們認為中國真的改善了同蘇聯的關系,中國只準備同日本開戰”;第三“為反蘇攻勢的準備工作和軍隊調動應嚴守秘密”。大規模戰略欺騙由此展開。為了不暴露大規模調動的真實企圖,中國情報機關放出風來:調到東部的士兵是為了替換那些準備退役的老兵。部署在蘇聯邊境附近的華軍也奉命采取偽裝,裝甲部隊被稱為“建築部隊”或者“訓練部隊”。為了在華軍內部保守秘密,《關於麻痹敵人的指示》中專門規定:“應采取一切措施在軍隊內部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對日作戰計劃正在不折不扣的執行,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工作將按完全新的方式進行……甚至對將直接在前線作戰的部隊,也必須盡可能久的使之不了解真正的計劃”。

但華軍內部的保密措施並沒有瞞過那些蘇聯老兵,他們很早便清楚中國進攻蘇聯的意圖,而且明白這一點的還不只是他們。中國情報機關也沒有真的認為他們能夠完全把俄國人蒙在鼓裏,因為那樣也太小看俄國情報系統的能力了。

就在華軍秘密調動的同時,大量從國境地帶發出的令人不安的報告也雪片般飛入斯大林的辦公室。西伯利亞特別軍區報告稱:在其所面對的地區,中國人的坦克、大炮、步兵正源源不斷地開來,“戰區的準備正在加快進行”。根據該軍區的偵察,中國人將邊境地區的居民都趕了出去,並把民用醫院都改為軍用。“根據一系列經過核實的情報,中國針對蘇聯的戰備工作最近以來,特別是從1月25日以來,進行的更為緊張”。斯大林非常重視這些情報。在他的命令下,蘇聯的軍事機器也在發動之中。根據中國情報人員發回的情報,蘇聯早在1月就把60%的軍隊集結到了東部地區。在1944年1月13日,蘇聯內地軍區的第22、19、21集團軍和從莫斯科方面軍、列寧格勒軍區調來的第16集團軍(2個步兵軍,1個機械化軍)、一個步兵軍(第21軍),共計28個步兵師,已開始按總參謀部的命令,向東方國境線開進並編入西伯利亞特別軍區。另外,第20、24、28集團軍也做好了變更部署的準備。為了隱蔽企圖,這些部隊的轉移是在部隊野營訓練的偽裝下,不改變鐵路正常運行時刻表而隱蔽地進行的。這和華軍集結兵力的手法非常相似。1月14日到19日,國防人民委員會命令各軍區,在當月21日到25日內,必須將指揮機構遷入野戰指揮所。2月19日,又下令對機場及其他重要軍事目標進行偽裝,坦克和汽車必須塗上偽裝色。與此同時,蘇軍總政治部起草了一份《近期紅軍中政治宣傳的任務》,上面明確要求:“準備進行一場正義的,進攻性的,無堅不摧的戰爭。”在國境地區,蘇軍東部各軍區也進行了大規模部署變更。大量部隊在夜間向邊境開進。到了3月中旬,東部軍區的預備隊已有一半開始調動,只是這些部隊的炮兵因為還未完成打靶訓練,結果大都被留在了後方靶場。這一情況後來對蘇軍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在戰爭前夜,接近三百萬人的龐大蘇軍已經集結在了東部地區。他們現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命令掩護國境的第一梯隊部隊執行開戰前發給的防禦計劃、進入一級戰備、領取彈藥油料和補給、開入邊境野戰工事。但在接到最高層(斯大林)的許可前,他們卻只能待在營房裏,此外則什麽也不能做。可斯大林這時還不想下達第一梯隊進入野戰工事的命令,因為軍隊對戰爭的準備還很不充分。來自邊境部隊的眾多報告證實蘇聯軍隊仍然問題成堆。僅僅坦克部隊據說就還有17條缺點必須克服,其中包括:摩托化步兵被當成普通步兵訓練、炮兵不能在開闊地帶熟練的操縱火炮進行直接瞄準射擊、無線電兵水平太差等等。指揮員的缺乏,即使在釋放了大批被捕的軍官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解決。蘇軍第二戰略梯隊雖然已經開始向邊境移動,但由於國土過於遼闊,因此也無法在華軍之前完成戰略集中和展開,這將使已經集結的第一梯隊蘇軍處於兵力上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