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這場戰爭不是我們的(第3/3頁)

與戰備松懈的西方民主國家相比,中國的軍備確實非常強大。加上華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勝利的事實,使人們都願意相信“中國重整軍備的成績在世界上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事實上,蘇聯的擴張軍備才更可怕,尤其是在德國人的幫助下,蘇聯的軍事力量更是急劇膨脹。

馬克思和列寧都堅決主張依靠暴力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內革命,而後者卻認為既然新的帝國世界大戰不可避免,那麽資本主義的互相廝殺,將為蘇維埃國家提供消滅它的最好時機。斯大林曾在小範圍內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誕生了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社會主義陣營;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消滅帝國主義”。在另一次談話中,莫洛托夫則引用《共有黨宣言》闡述他們的觀點:“共有黨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們主張用暴力推翻現存的一切社會制度”。這正是他們一生為之奮鬥的偉大夢想。

繼承列寧遺志、用具體措施實現偉大夢想的高加索小城鞋匠之子斯大林,和出身小康人家、充滿了民族“浪漫主義”的阿道夫·希特勒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當少年希特勒還沉浸在日爾曼神話的幻想中時,已經是職業革命者的斯大林正在冰天雪地、環境險惡的西伯利亞流放地與大自然做著鬥爭;當希特勒在西線的戰壕裏充當炮灰時,斯大林已經在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被某些人稱為“最偉大的平庸者”的斯大林,沒有希特勒那樣的天賦和敏銳的直覺,也不會憑借狂熱的情緒去歇斯底裏地蠱惑人心。但他有足夠堅強的神經和百折不撓的頑強毅力來實現目標而不惜任何代價與犧牲;也有著足夠靈活的手段來利用各種因素。

對斯大林來說,繼承故去的列寧成為蘇聯新的領導人並實現偉大夢想並不輕松。蘇聯不像戰敗國德國那樣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但這個新生政權被整個西方世界仇視的程度卻遠遠超過了德國。俄國在戰前就遠遠落後於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強國(德國卻是其中最先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隨後的大規模殘酷內戰又帶給她空前的毀滅。固然,輸掉戰爭的德國付出了700多萬人的生命,工業產值下降了50%,還遭到戰勝國的勒索。但戰火畢竟沒有蔓延到其本土,國家元氣尚存,因此德國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損害最小的歐洲大陸國家。

而在俄國,戰火燃遍了全國,吞噬了1400萬條生命,城市和鄉村被化為廢墟,國家陷入混亂的無政府狀態。當硝煙散盡,巨大國家的廣袤大地上遍布著斷壁殘垣和來不及掩埋的屍體,經濟基礎遭到無情的摧殘,數百年來積累的財富幾乎喪失殆盡。活下來的人們生活在物資和食品的極度匱乏中,即便是得到特別供給的紅軍,每人每星期也只能得到1公斤長了綠黴,而且還摻著碎布片、繩頭的黑面包。而無數被戰爭剝奪了一切並變得來歷不明的人——刑事犯、舊軍官、貴族和孤兒——則在四處遊蕩,暴動、叛亂此起彼伏。西方世界之所以放松了對紅色俄國的進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遭到重創的俄國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面對這樣一副爛攤子,蘇維埃政權首先要做的是重建國家。為此他們暫時和西方達成妥協,建立起國家關系,恢復經貿往來。在國內,伴隨著新經濟政策的推行,被老布爾什維克稱為“殺不絕”的資產階級和燈紅酒綠的生活重新出現在革命了的莫斯科街頭。但過渡是暫時的,在列寧死後,隨著斯大林領袖地位的鞏固,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始了。斯大林在1927年的講話成為新時代的宣言:“新的帝國主義戰爭,這一問題是現時的基本問題,這是幾乎不能懷疑的了。”按照20年代蘇聯軍事理論,由於“存在兩個對立的社會體系”,蘇聯將面臨“一場長期的,殘酷的競賽,交戰雙方的全部經濟和政治基礎都要在這一場競賽中受到考驗”。蘇聯與強大的資本主義敵人之間(整個資本主義體系)進行的將是一場長期的全面的戰爭。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在政治、經濟整體實力上的較量。為此,蘇聯必須真正將國家的全部力量用於戰爭的準備。斯大林在1933年一次秘密會議上說過:敵人“隨時都可以利用我國技術上、經濟上的弱點來進攻我們”,因此“黨不得不鞭策國家前進,以免錯過時機,而能盡量利用喘息時機,趕快在蘇聯建立工業化基礎……黨不能等待和應付,她應當實行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