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走上歧路的德蘇日(第2/3頁)

在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政府曾鼓勵外資以租讓企業的形式在蘇聯存在。之後蘇聯政府頒布了廢除租讓制的法令。蘇聯利用外資的方式,逐漸由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為主,變為向國外借貸和有償技術引進為主。但借外債需要支付利息,容易造成償還壓力;有償技術引進的效果,往往不如開辦合資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直接學習。結果使蘇聯日益孤立於發達國家擴大相互投資的潮流之外,阻礙了經濟發展。

鐵腕的蘇聯領袖斯大林一直堅持認為,蘇聯處於“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中,時刻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尤其是占領了蘇聯大片亞洲領土的中國和日本),下一次世界大戰正在醞釀。為了應對來自於中國的威脅,他要求蘇聯全黨全國人民必須努力在10至15年內基本完成工業化,為此不惜忍受暫時的艱苦生活。蘇聯為了加速工業化,不得不依靠農產品和原料出口來換取外匯,以支付機器設備等進口費用。而當時國際市場上的農產品和原料價格普遍暴跌,蘇聯卻擴大出口,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特別可怕的是,蘇聯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同時,國內農產品卻大幅減產。而隨著工業化的進展,需要供養的城鎮人口卻大量增長。在所謂的“農業集體化”運動中,糧食、肉、奶的供應都嚴重短缺,不得不開始憑證供應。結果使蘇聯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大,在一些地區甚至有所下降,象烏克蘭就出現了暴亂。到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蘇聯的工業產量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一速度令西方的觀察家們大為吃驚。事實上,蘇聯工業的高速發展是與其當時實行集中管理的經濟體制是分不開的。這個體制在集中使用國家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改變國家工業落後面貌和生產力布局,統一調配物質資源主攻某些急需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如制造武器裝備以及鋼鐵、煤炭、石油、木材等原材料的生產方面是有成效的。但是這種體制存在嚴重的弊端:由於片面強調重工業發展,極大地壓抑了人民的日常消費品需求;過分依賴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行政命令的指揮手段、忽視經濟規律的作用和人的主動性,加上粗放經營的生產方式,使這種經濟管理體制對生產發展的阻礙作用越來越明顯。

蘇聯的重工業這種畸形的發展是由蘇聯所執行的經濟發展戰略所決定的。蘇聯政府的領導人的首要目標是在經濟發展方面,也即生產的速度和產品生產的數量方面趕上並超過“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蘇聯領袖斯大林曾經反復強調:“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們應在十年內跑完這一段距離。”在這個目標任務中,量的增長,即追求“總產值”指標的增長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而數量增長很大程度上又是依靠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的粗放經營方式。追求“總產值”幾乎成了企業生產的最高任務,不可避免地使蘇聯經濟沿著粗放道路發展。

蘇聯實現這一戰略的主要手段是優先地、高速度地發展重工業。蘇聯領導人對此解釋道:“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稱作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歸根到底,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制造業。”為了籌集發展重工業的資金,主要依靠擠農業、壓消費的辦法來獲得,由此形成了蘇聯工業不平衡的、極為畸形的發展狀況。

蘇聯政府把有限的資金主要用於發展重工業,必然擠兌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結果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已經近十余年,蘇聯的主要農畜產量甚至還未達到革命前沙皇時代的水平。

蘇聯工業發展中的問題除了片面發展重工業以外,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所帶來的問題也嚴重束縛了蘇聯經濟的發展。

由於蘇聯不容許私有經濟的存在,也力圖排斥各種形式的合作社,甚至抹殺國營和集體所有制的區別,竭力促使集體經濟轉化為國營經濟。這種單一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促成了高度集中管理體制的形成。

蘇聯式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的主要特點是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以行政命令手段取代經濟手段,即主要通過發布命令、決議和行政組織手段與各種經濟單位、企業機構發生關系,組織經濟活動。它實質上排斥市場調節手段,利用價格、成本、利潤等經濟杠杆的余地也十分有限。

在制定經濟政策方面,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標準超過經濟的考慮而居於統治地位。工業優於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優於消費資料的生產。蘇聯以大量投入資金和勞動力,以外延發展的方式來增加工業產值,追求產品的數量(即總產值指標)而不主要是產品的質量,片面強調更多產品在國內生產而忽略同日益增強的世界市場的聯系。結果導致忽視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忽視經濟規律的客觀作用,嚴重束縛了蘇聯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