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走上歧路的德蘇日

由於中國的工業生產獲得了高速度發展。中國從一個孱弱落後的傳統農業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工業強國之一,與1913年最重要的工業品種相比,中國的鋼產量、采煤量、石油開采量、發電量均是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增長。據估計,中國的全部工業產值增加了10倍,其中生產資料生產增長了15倍,消費資料生產增長5倍。一些主要產品如鋼、鐵、電力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這樣高的生產發展速度,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工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不僅體現在發展速度方面,而且在較短時期內建立起了一個部門相當齊全的工業體系,從而大大加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中國新建或大大發展了一系列對整個國民經濟改造和國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重工業部門,如造船業、汽車和拖拉機制造業、機床制造業、飛機制造業等。而正是這些奠定了中國在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全面勝利的基礎。

而中國的崛起也使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直接改變了德國、蘇聯和日本的歷史走向。

蘇聯和德國簽訂《拉帕羅條約》後,德國很快就成為蘇聯最大的貿易夥伴。蘇德《拉帕羅條約》使德國不光從蘇聯那裏得到貿易方面的好處,更為重大的是它的政治意義。蘇德關系的進展,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德國所取得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權力增長。這種關系的進展,在一般情況下從經濟合作開始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蘇德合作的力量在於,這種經濟互動為未來的政治和軍事的合作鋪平了道路。

1923年初,為了規避《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將本國的軍事工業轉移到國外發展,德國兵務局總監塞克特將軍在國防軍中組建了代號為“R小組”的部門,由親信馮·施萊歇爾負責,專門與蘇聯對外貿易人民委員會主席格拉辛對接,建立德國對蘇聯軍事工業的秘密援助。1923年9月,蘇德雙方代表在施萊歇爾的公寓中開始了秘密會談,雙方就德國對蘇聯軍事工業進行金融和技術的援助達成了實施細節的一致。當然,對於德國方面的“厚贈”,蘇聯方面也必須回報德國國防軍,這就是允許德國軍方在蘇聯境內建立軍事工業所需的兵工廠和訓練基地。

隨後,施萊歇爾代表德國軍方成立了若幹家“殼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GEFU),這些公司負責德國軍方向蘇聯軍事工業提供的第一筆7500萬馬克的資金援助。1924年3月,第一批德國軍工專家來到蘇聯。一個月之後,德國“容克”飛機公司在莫斯科郊區的菲力地區,開始建設現代飛機制造廠;“克虜伯”軍火公司在蘇聯南部動工興建重型火炮生產企業。隨後,德國軍方的飛行訓練學校、坦克測試學院、化學武器生產廠、潛艇建設基地,陸續在蘇聯境內開始興建。

大批德國軍工技術專家被派往蘇聯,手把手地幫助蘇聯工程師們建立起飛機、坦克、大口徑火炮、化學制品等一系列制造工廠。這些工廠的建成投產,一方面使蘇聯獲得了極端寶貴的先進工業技術和設備,培養了一大批軍事工業的工程師,同時又使蘇聯學到了德國工業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技能,大大縮短了蘇聯與工業化國家的技術水平差距;另一方面,這些工廠使德國得以在實踐中測試各種新的技術和發明,生產《凡爾賽條約》所禁止的各種重型裝備和軍用飛機,維持德國軍事技術的世界領先水準不至落伍。德國在蘇聯的掩護下,在長達5年的軍事工業合作中,逃避了英法巡視員對德國軍事工業是否符合《凡爾賽條約》要求的檢查。

在1923年至1928年歷時5年多蘇德軍事工業合作的“蜜月期”裏,也正是蘇聯國內爭論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時期。正是在德國軍事工業的幫助下,蘇聯獲得了工業化所需的技術、設備、經驗和人才。蘇聯隨後只需將這些寶貴的工業技術擴散加以幾十倍地放大,工業化的車輪就會隆隆地滾動起來。

蘇維埃俄國在“新經濟政策”推行數年之後,工農業產量已經達到1914年一戰以前的水平。之後蘇聯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而戰後開始的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恰恰成了蘇聯崛起的良機。蘇聯政府為此加強對外匯和關稅的管理。在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一度允許有限的私人外匯業務,之後則實行了對外貿、外匯、關稅在國家壟斷下進行嚴格管制的制度,完全取締外匯和有價證券交易所的一切活動。這一臨時性措施在當時有利於防止金融危機向蘇聯本土擴散,但在經濟危機結束後,這一政策沒有放寬,反而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經濟應有的重要特征。結果這些穩定經濟秩序的積極措施,最終轉變為阻礙經濟發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