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風雨飄搖話青藏(第3/3頁)

由於西藏的局勢已變得岌岌可危,面對英印當局咄咄逼人的侵略態度和清朝的軟弱,達賴感到西藏危亡已近,這時,沙俄政府對他和西藏表示友好,經德爾智牽線後,一個西藏代表團訪問了莫斯科,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親自接見,雙方關系日趨密切。

沙俄的介入使英國大為驚恐,英國決心搶在沙俄之前動手,1902年,兩百多名英印軍以查界為名,侵入西藏,沙俄向英印當局擔出“抗議”,早已視西藏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的英印當局惱羞成怒,雙方唇槍舌戰,最後,英印軍擄走了六百多頭牛和五千多只牛羊。

達賴清楚地知道,那場戰爭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國唯恐西藏傾向於沙俄。因為英國早已把西藏納入他們的勢力範圍,這一點,他和噶廈以及清廷都是看得很清楚的。作為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達賴喇嘛身知自己責任重大。有時,他也暗怨自己生長在這多事之秋,不能做一個盛世平安神王。對於英印軍的入侵,他尤其埋怨清朝皇帝。西藏作為清朝一角,卻不能享受到清朝的恩澤。

清朝國勢日弱,西藏已不可能指望得到清朝的保護,這一點,達賴看得十分清楚。作為神王,他深為西藏前途憂慮。他曾經閃念過有朝一日率領西藏脫離清朝,但也只是一閃念而已。脫離了清朝,怎麽割得斷千年血肉相連關系,西藏又指靠誰呢?他雖然與沙俄接近,不過是為了牽制英國入侵而已。西藏一旦離開中國,英國必然會把西藏撕成碎片。他自己的地位、藏傳佛教的未來,都將灰飛煙滅。

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不但成功的擊敗了日本的第二次入侵,而且還打敗了已經“赤化”的俄國,收復故地,開疆拓土,國勢達到了自近代以來的極盛時期。

此後的數年,恢復了強盛和穩定的中國,經濟全面復蘇,給西藏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隨著中央政府加強了對西藏交通的建設,內地的商品不斷的湧入藏地,藏地的出產也輸出到了周圍各省,西藏的經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

但盡管如此,達賴卻知道,自己的麻煩,並不比以前的少。

中國政府在促進西藏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西藏的控制,不僅派駐藏地的漢軍人數越來越多,還以幫助改良藏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為名,意圖奪取藏軍的指揮權。

而於去年破土動工的“青藏鐵路”,雖然會進一步的促進交通不便的藏地和中國內地的交流,但在達賴等人看來,這條鐵路,軍事上的意義要遠大於經濟上的意義。

雖然中國政府對於自己一直很好,不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財物賞賜,而且對於藏傳佛教文化的發展也一直是支持的,去年還專門派人前來幫助修葺布達拉宮,整理藏傳佛教文獻和文物,但中央政府的親近態度,還是不能讓達賴感到真正的安心。

他最擔心的,是中央政府可能對西藏采取的一項政策——那就是廢除在西藏有數百年歷史的農奴制!

自清朝覆亡,中華民國成立後,達賴便一直擔心這一天的到來,雖然那時在一些人看來,達賴有些杞人憂天,但後來的事實發展證明,達賴的擔心並不是多余的。

中國內地所推崇的“科學”“民主”“自由”理念,無一不是和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權有沖突的!

僅僅是這些思想在藏地的傳播,便已經構成了對西藏神權政治的威脅!

此時,一首熟悉的歌曲的韻律,突然浮現在了達賴喇嘛的腦海中。

“……天上的白雲啊,自由自在的你,要飄往哪裏?風和你在一起啊,多麽羨慕你。可我只能在這裏,遙望著你……”

“……金瓶一樣的小山啊,山上雖然沒有寺廟,卻是那麽美麗,可那美麗的風景啊,我已不再留戀……”

“……明鏡似的西海啊,海中雖然沒有龍,但那碧綠的海水啊,已足夠我喜歡,東方那邊的太陽啊,雖然金光閃閃,但給我的溫暖,卻無法永在我身邊……”

“……山上的野獸啊,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多麽令人羨慕,山下的人啊,卻沒有沒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