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通往滅亡之路(第3/3頁)

關東大地震的發生使日本兩百年以來的江戶文化瞬間化為灰燼。日本人由此大感國土之狹小,國土自然災害頻發,因此想要對外“開拓生存空間”。此後日本專注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開發,日本先後在其所占據的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建立了大量的移民村,使大批日本人遷移到西伯利亞,西伯利亞資源的開發為日本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使日本的軍事實力大大的增強,侵略野心也急劇膨脹。在試圖重新吞並朝鮮的同時,日本仍然和以前一樣,主要目光瞄在了近鄰中國身上。關東大地震後,日本為緩和國內壓力,彌補國內的資源不足,制定了一系列侵華策略,“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成為了日本的國策,關東大地震使日本國內陷入困境的同時,也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國的腳步,而正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

但此時的日本,無論是“準天皇”裕仁,還是普通的民眾,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的走向地獄。

處理完公文的裕仁感到了深深的倦意,他離開辦公室回到了自己的臥室裏,宮廷女侍服侍他躺下,但不知怎麽,裕仁雖然感到疲乏,但卻沒有絲毫的睡意,這讓他感到有些難受。

此時的裕仁,腦海中不知怎麽浮現出了在地震海嘯當中觸礁沉沒的“加賀”號和“土佐”號戰列艦來。

對於這兩艘戰列艦,他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在第三次英日同盟到期之前,1921年3月3日,即裕仁正式攝政後的第三年,20歲的日本皇太子攝政宮裕仁親王乘坐新建成不久的“加賀”號戰列艦,在“土佐”號戰列艦的護衛下從橫濱出發,前往英國訪問,謀求將“英日同盟”延續下去。這次出行也是為他回國以後繼承天皇之位作的鋪墊和準備。

作為裕仁第一次出國訪問所乘座的“禦召艦”,“加賀”號和護衛的“土佐”號此行也有向英國展示實力的意思在裏面。只可惜的是,這兩艘新式戰列艦歸國後還不到兩年,便在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香消玉殞了。

現在回想起乘艦出海訪問的那段經歷,裕仁便感覺到似乎那時便有種種不祥征兆在預示著什麽。

裕仁的艦隊一路途經香港、新加坡、科倫坡、亞丁、蘇伊士、塞得港、馬耳他、直布羅陀等地,全都是大英帝國最主要的海軍基地,在這些地方,他受到了英國殖民地政府和海軍部熱情的歡迎。

經過75天的航行,裕仁艦隊抵達了英國的樸次茅斯軍港,英國政府以隆重的儀式歡迎裕仁的到來,威爾士親王前往軍港迎接,英王喬治五世親自前往倫敦的維多利亞車站歡迎裕仁,並與其同乘華麗的宮廷馬車前往白金漢宮。裕仁以喬治五世私人客人的身份在白金漢宮住了3天,與其相處甚歡,隨後又以英國國賓的身份在切斯特菲爾德大廈住了8天,參加各種歡迎儀式,參觀名勝,並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舉行會談,商討“英日同盟”的前途問題,但會談結果並不理想。

“英日同盟”難以繼續下去的原因,首先在於美國對於“英日同盟”這一日本在亞洲擴張的支柱的切齒痛恨,拆散該同盟一直是美國孜孜以求的目標。而美國之所以選擇中國為夥伴的主要目的,主要也是針對英日同盟來的。早在1907年,美國便試圖和中德結盟,以對抗“英日同盟”,結果被日本暗中破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上,美國再一次試圖拆散“英日同盟”的失敗使得它感到更有必要必須打破這一在遠東與日本競爭的重要障礙。其次,對美國更危險的是,“英日同盟”規定兩國間“不相互宣戰或敵視”,在其原來針對的目標沙皇俄國和德意志帝國已經不復存在的情況下,“英日同盟”的繼續存在顯然就是針對美國的。

巴黎和會之後,美國開始對英國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英國廢除英日同盟。在裕仁訪問英國期間,美國國務卿休斯便警告英國駐美大使格迪斯,稱“‘英日同盟’會繼續助長日本在遠東進一步擴張的野心,而且任何美國反對日本謀求新優勢的行動都會導致美英之間的沖突。”而英國本身也不願意日本利用這個對英國來說早已失去了意義的同盟,在遠東繼續擴張其勢力。格迪斯甚至在《泰晤士報》上撰文指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英日同盟’使日本有恃無恐、肆行攻取……然而日本在中國擴展勢力,不僅有害於美國,而且也不利於英國,英美對華政策以及對於日本在華擴張之對策,實無不同……”此時“英日同盟”已經成為處理美英關系的嚴重障礙和影響遠東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美日之間關系日趨緊張的情況下,英國更不願意為了日本而與美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