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示威(第3/3頁)

段祺瑞點頭答禮,然後平靜地接過了請願書,打開後認真地看了起來。

看到段祺瑞在那裏看起了請願書,學生代表們也並不著急,就站在那裏,等他看完。

很快,段祺瑞便看完了請願書,此時他的面色變得更加灰暗,顯然是在強壓住心頭的怒氣,才沒有發作。

“請段督辦解釋一下,關於這日元借款,到底有無其事?如果有,目的是什麽,背後是否象坊間傳言那樣,有權益的交易?”

“這借款當然是有的。”段祺瑞點了點頭,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盡管段祺瑞的聲音不大,但聽了段祺瑞的回答,學生領袖們的臉色卻全都一變。

象是知道學生們會如此反應,段祺瑞深吸了一口氣,給出了他的解釋。

“自共和重建已來,國家財政窘迫,為使政府能夠正常運作,才不得已向外借款,之所以向日本民間借款,是因為條件優厚的關系。”段祺瑞說道,“客觀地說,西原借款,比起此前中國跟西方各國——當然也包括日本——的那種高利貸式的所謂借款,條件不可謂不優厚,跟袁世凱時代的善後大借款相比,此筆借款高達數億日元,數目當然不算小了,但前者的抵押物是中國命脈的鹽稅,而此次日元借款的抵押物,則是電線、森林等不涉及主權領土的東西,西原之借款利息低,無回扣,無切實抵押,誠借款條件之最優者。”

聽了段祺瑞的解釋,學生領袖們面面面相覷,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等著他的下文。

而差不多是同一時刻,在趙家樓,交通部總長曹汝霖也在向在座的陸宗輿和章宗祥,解釋著西原借款的詳情。

“雖然對中國來說,日本很可能是想以投資手段使中國殖民化。然自另一種意義言,亦可謂彼等之賣國。蓋以二億巨資,一無切實之抵押,二無高息回扣,結果強半流為無著落之濫債,主持之寺內、勝田諸人受其國人之謾罵攻擊,不可勝數。事實上,這借款的抵押,連中央政府的國庫券都算上了,實在是濫無可濫。不過,嚴格地說,跟此前的外國借款比,西原借款利息其實並不低,一般都是7厘半或者8厘,只是借款時規定,借款的款項可以放在日本銀行,由銀行支付5厘的利息,一來一去,實際的利息就低了。可是我政府用錢孔急,根本沒有存放的可能,所以這項優惠,實際上等於沒有。相比較起來,此前的借款,雖然有高至1分3厘的,而且按月支付利息,如清時左宗棠西征借款。但也有比較低的,比如甲午戰後,清政府跟四國銀行的借款,也就是4厘左右。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樣的借款都有巨額的回扣,借款實付打折,四國銀行貸款,就按折扣付款,而且抵押物一點都不能含糊。清朝最後一年,當時郵傳部跟日本銀行的1000萬日元的借款,雖然是5厘利息,但95折支付,而且還要加付2?5‰的傭金。所以,所謂西原借款的優惠,主要體現在不要回扣、十足支付和沒有切實抵押上。當時中國的外債,無確實擔保的借款,以日本最多。因此,從純粹的經濟賬上看,日本的借款是虧了。但不管結果如何,西原借款的日方操辦者們,即使賣國也絕對沒有人想賣日本的,他們大方的借款,背後還是有所圖的。實際上他們算的是獲利更大的政治賬,只是由於現在整個國際形勢的變化,寺內、勝田和西原他們的如意算盤,沒能實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