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歷史的拐點(第3/3頁)

“松坡此言差矣,日德蘭一役,英國海軍損失極重,德國海軍已獲大勝,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怎麽能說未能決勝呢?”黎元洪說道,“這海戰的結果就擺在那裏,可不是咱們一廂情願說誰是勝利者的事啊!”

聽了黎元洪的話,楊朔銘不由得在心裏暗笑了起來。

在現在的時空,歷史的進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之所以會這樣,應該是他這只小小的蝴蝶——確切的說是一只小小的黑暗蝙蝠——努力扇動翅膀的結果。

為了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讓中國得到更多的發展時間,楊朔銘處心積慮的運用他能夠利用的所有手段,他的行動雖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卻真正的改變了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真正的轉折點——日德蘭大海戰的結果,已然和原來的歷史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在好鬥的舍爾海軍上將被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任命為德國公海艦隊總司令後,舍爾對於英國對德國發動的“饑餓封鎖”一直極為憂心。當威廉二世在美國幹預的威脅下降低了潛艇封鎖的速度時,他變得更加擔憂起來。由於德國海軍同英國海軍的實力相差懸殊,舍爾一直避免同英國海軍進行全面的戰鬥。舍爾的戰術是英國沿海地區進行一系列“打了就跑”的襲擊,意欲吸引英艦追擊,如果形勢對他有利的話,他就要向這些英艦進攻,來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

盡管德國海軍實力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海軍,但第二和第一的差距仍然相當大,英國海軍有37艘無畏艦級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而德國的同等級主力艦只有23艘,在大炮的火力方面,英國人占有更大的優勢——英國擁有168門13英寸半(343毫米)和15英寸(381毫米)口徑的大炮和104門12英寸(305毫米)口徑大炮,對付德國的176門12英寸口徑大炮。此外英國海軍還有34艘重、輕巡洋艦,對付德國的11艘巡洋艦,而驅逐艦的對比是80艘對63艘。

熟知世界海戰史的楊朔銘知道日德蘭海戰的結果對德國的重要性,為了能讓德國更長久的抵抗協約國集團,早在戰爭開始不久後,他就利用“超級電腦眼”的力量在破譯德國人密電碼之後,成功的通過各種渠道,向德國方面傳遞了英國和日本海軍準備組建聯合艦隊的假消息。

由於英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主力艦裝備有威力強大的15英寸(381毫米)和14英寸(356毫米)巨炮,德國主力艦的305毫米炮的威力相對不足。為了能夠對抗可能出現的“英日聯合艦隊”,威廉二世下令給德國海軍的四艘“國王”級戰列艦換裝威力更大的350毫米炮,並加快了四艘“拜恩”級戰列艦的建造速度。在日德蘭海戰開始前,四艘“拜恩”級戰列艦全部服役,使德國海軍的實力又提升了一個档次。

由於有了和英國人叫板的實力,舍爾開始積極謀劃同英國海軍進行一次主力決戰,由於敵人過於強大,舍爾一開始只派出小批的巡洋艦對英國沿海城市進行炮擊騷擾,由於多霧的天氣阻止了英國海軍的追擊。隨後舍爾訂出了一個方案,想把英國皇家海軍誘入圈套。他的誘餌是遊弋在挪威海岸的弗蘭茨·馮·希佩爾海軍上將指揮的分艦隊。他推論,英國人是不會派出整個艦隊來攔截一次有限的侵襲的。在希佩爾艦隊出動後,他將率領德國公海艦隊的全部力量在五十英裏之後跟著。如果英國海軍出擊,希佩爾進行象征性的抵抗後就轉舵,把追擊者引進舍爾的大艦隊的射程內。

由於情報工作方面的失誤,德國海軍的出航計劃在前一天就被英國海軍知道了,但舍爾的目的是什麽英國人並不知道。威廉港的無線電台一直使用舍爾的旗艦“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的呼號廣播,使英國海軍部認為德國海軍的主力公海艦隊仍然留在港內。將近5月底的時候,英國海軍的譯電員截獲了突然出現的大量無線電通訊,表明德國人有異常的海軍活動。而在看到蘇格蘭海岸外有一隊潛艇時,更增加了英國海軍的懷疑。英國海軍上將約翰·傑利科和海軍中將大衛·貝蒂都感覺到有意外的行動,他們經過仔細權衡,竟然鬼使神差的想出了和德國人實際上是一樣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要誘使舍爾攻擊表面上較弱的貝蒂艦隊,經過短暫的互相炮擊後,貝蒂將退向潛伏在地平線外的英國主力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