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吸血(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恭親王奕訢至少知道這個道理。他逼著戶部尚書寶鋆想辦法弄出糧食來。戶部尚書乃是六部中戶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財政部長。弄到糧食自然是戶部尚書的工作。

寶鋆乃是宗室,而滿清與其他朝代大大不同,宗室們能夠在朝廷中身居高位,掌握大權。聽了恭親王奕訢的要求,寶鋆先是破口大罵起羅惇衍來。羅惇衍是廣東順德人,看到了光復軍貼在北京的《告滿清官員書》之後,他就偷偷帶著家人跑路了。當然,羅惇衍也不是最早跑路的那批,跑路的時候也留下了官印。

聽著寶鋆痛罵著羅惇衍,恭親王奕訢也只能先等著。清代中央六部,一個部有一滿一漢兩個尚書。雖然名義上不分高下,但僅限於兩個人意見相同的時候。實際上滿尚書是正部長,漢尚書是副部長,各部實權完全抓在滿官手裏。一般來講,滿清統治者內心都會更信任支持滿人尚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都會更支持漢人尚書。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以公務來說,滿清的世紀工作能力的確比不上漢人。寶鋆之所以這麽痛罵羅惇衍,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獨攬戶部大權的寶鋆在沉重的壓力下受不了。

但是光罵羅惇衍這個逃跑的漢人戶部尚書根本解決不了任何現實的問題,寶鋆罵了十幾分鐘之後也有些精疲力竭的停了下來。這大夏天的,罵了十幾分鐘之後他腦門上也滿是汗水。

恭親王奕訢聽著的時候毫沒有感同身受的生氣,逃走的京官太多,真的生氣的話,氣死也是完全不夠的。他開口問道:“你何時能夠弄到這些糧食?”

寶鋆痛苦的搖搖頭,“恭親王,這事情不好辦。現在道路都被撚匪給截斷了。且不說能否收到糧食,能收到也運不進來啊。”

“那皇莊的糧食如何?”恭親王奕訢問道。

“皇莊?”寶鋆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恭親王奕訢的膽子這麽大,或者說狗急跳墻的時候恭親王是什麽都不顧了。皇莊理論上可以提供大量糧食,但那都是各位王爺的自留地,動用皇莊的收成,那能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寶鋆並沒有立刻反對,他反倒是談起了八旗兵的掌故。

滿清曾經希望八旗兵能夠成為支撐國家的職業軍人,然而,事與願違,入關後八旗兵戰鬥急劇下降,康熙年間平三藩,收台灣基本上由綠營擔任,八旗部隊在同準噶爾蒙古的幾次戰鬥中,表現不佳,以烏蘭布通之戰為例,八旗兵力達十萬人,但組織混亂,指揮不力,加之主將怯戰,不但未能將只有兩、三萬人的敵軍消滅,自已卻傷亡慘重,內大臣佟國綱(康熙的舅舅)陣亡。

到乾隆、嘉慶年間,八旗兵已基本失去戰鬥能力,訓練時“射箭箭虛發,馬馳人墮地”,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些重要戰爭,如柴達木之戰、平定大小和卓之戰、大小金川之戰中,只有少量八旗官兵參戰,其中一些號稱精銳的八旗部隊的表現卻不如綠營兵。

嘉慶至清末,八旗軍逐漸演變成專靠國家供養的社會救濟組織,根本不能稱其為軍隊。1799年清軍在鎮壓白蓮教大起義時,曾一度把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銳營和火器營派往前線,結果因軍紀敗壞,不聽約束,未及投入戰鬥就被迫撤軍回京。

恭親王準備派遣八旗上陣,這是能夠理解的態度,不過八旗軍的戰鬥力的確完全不值得信賴。寶鋆這是在非常含蓄的提醒著恭親王。

聽了戶部尚書寶鋆的提醒,恭親王奕訢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他答道:“就是太依賴漢人,滿人才到了如此地步。八旗越不打仗越不會打仗。此時只是讓他們打撚匪而已,若是連撚匪都打不了,讓他們去打粵匪,讓他們去打韋澤,他們能打得了麽?”

寶鋆聽恭親王如此惱怒的回答,心裏面倒也是有點認同。這身為京城,日子一天天的越過越苦,實在是令滿清高官們十分不爽。這哪裏是京城該有的模樣?現在米面價格飛漲,基本生活眼看就不行了。若是能讓八旗出去作戰,他們在當地總能搶掠到些東西,總能解決一下京城內部的物資壓力。

想到這裏,寶鋆說道:“恭親王,糧食也不是沒有辦法。”

恭親王奕訢原本就相信寶鋆大概是能夠想出辦法的,他示意寶鋆說下去。

寶鋆答道:“現在洋人的海船到天津等地做生意,那些船上有運載糧食。價錢倒還行。”

“那為何不買?”恭親王連忙問道。

“沒錢啊!”戶部尚書寶鋆為難地答道。

提到洋人,恭親王奕訢就是滿頭怒火。恭親王奕訢綽號鬼子六,因為他排行第六,因為在滿清宗室裏頭,恭親王奕訢是最理解洋鬼子的一個人。當然這種理解只是相對而言,恭親王奕訢的外交水平與韋澤建立的新政府裏面的外交部長完全沒得比。可與滿清上層一比,恭親王還是能理解洋鬼子的。他非常清楚洋鬼子那種全心全意求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