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約克長子倫敦稱王(第2/4頁)

約克軍中還有一位身份特殊的貴族薩福克伯爵約翰·德·拉·波爾,他就是1450年被謀殺的宮廷黨領袖薩福克公爵之子,父親死時他還是8歲大的孩子。小薩福克原本與瑪格麗特·博福特結了童婚,但因父親死亡家族衰敗,亨利六世通過教宗解除婚姻。1458年約克公爵秉承和解原則,將二女兒伊麗莎白嫁給16歲剛成年的小薩福克,他因為同意這樁婚姻遭到王後懲罰,其公爵銜被降級為伯爵。政治多麽值得玩味!薩福克伯爵的父親原本是約克的死敵,他自己則成為約克黨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追隨內兄馬奇伯爵左右,與約克參加蘭開斯特陣營的另一位女婿埃克塞特公爵形成鮮明對比。

2月16日,王後的軍隊進抵赫裏福德郡鄧斯塔布爾,距聖奧爾本斯約20公裏,他們遇到一隊從莫蒂默十字逃亡出來的潰軍,得知那邊戰敗的消息。蘭開斯特軍依例洗劫鄧斯塔布爾,他們一路南下的惡劣軍紀無意中幫了約克黨的忙,很多城鎮改變立場,就連中部的蘭開斯特重鎮考文垂都不再歡迎王後軍隊,參加王後軍隊的南方人屈指可數。

沃裏克提前派人進入聖奧爾本斯,在街頭布置路障,配備弓箭手,他手下還有500余勃艮第雇傭兵帶來了風琴炮——成排小鐵管固定於炮架上,可以射出彈雨。約克軍分成兩部分,蒙塔古男爵率領一半人駐紮於巴納德荒野作為左翼,沃裏克則帶著另一半人作為中軍紮營在聖奧爾本斯鎮後方。

約克軍的偵察沒有做到位,戰鬥打響前沃裏克都不知道王後軍隊已抵達鄧斯塔布爾,他原本預計對方會進駐維魯拉米恩鎮,早就派人沿途撒下三角釘。沃裏克的家族總管亨利·洛夫萊斯爵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統帥比較精銳的肯特郡士兵,洛夫萊斯在韋克斯菲爾德戰役被俘,王後饒他一命,裏弗斯男爵勸說洛夫萊斯歸順,將他放回當臥底,據說王後許諾,他若幫助王軍獲勝,將獲得4000英鎊和肯特伯爵頭銜。王後可能提前獲得洛夫萊斯的警告,突然改變路線進駐鄧斯塔布爾,避過一段可能人仰馬翻的險路。

第二次聖奧爾本斯戰役,雙方參戰人數史料記載不一,最高記錄數字是蘭開斯特軍多達8萬,騎兵就有3萬,該數字顯然過於誇大,蘭開斯特軍1.5萬、約克軍1萬較為接近真實情況。

敵軍進攻時間和方向都出乎沃裏克的預料,戰鬥在2月17日拂曉突然打響,蘭開斯特軍先遣隊進入市鎮開啟首波攻擊,被街道上的約克軍箭雨擊退,遂召開臨時軍事會議改變進攻策略。第一次聖奧爾本斯的奇跡再次被反過來復制,只不過主角不是沃裏克,而是經驗豐富的加萊軍官特羅洛普,他率前鋒找到隱秘的小路沖進聖彼得街,側翼突擊約克軍弓箭手,成功將他們驅逐出城,約克軍弓箭兵們朝著蒙塔古男爵駐紮的巴納德荒野方向逃竄,蘭開斯特軍占領城鎮後稍作休整,進攻背對他們的蒙塔古營地。

天空飄著雪花,潮濕的空氣把火藥打濕,約克軍的火槍、大炮費勁扭轉方向後多數已變成啞巴。蒙塔古所部多數為新征募的雛鳥,洛夫萊斯的肯特郡老兵充當營地警衛,他帶隊撤離戰場導致蒙塔古陷入苦戰。兩個約克軍營地現已被分割,他們之間的道路上布滿障礙,通行和溝通皆不便利,沃裏克知道蒙塔古處於險境,率兵前往救援但為時已晚,四處潰散的逃兵加劇沃裏克部的恐慌,引發更多士兵逃竄。沃裏克撤出荒野,堅持到黃昏,他一度還想穩住陣線後組織進攻,但最終決定帶著4000殘部一路西逃,尋找表弟馬奇伯爵。

當代歷史學者認為,所謂洛夫萊斯叛變導致失敗可能是約克黨編造的故事,為掩蓋沃裏克的指揮失當將他當作替罪羊,因為沃裏克是神一樣存在的人物,光輝形象不容玷汙。

不過戰鬥仍然激烈,約克軍折兵4000余人,蘭開斯特軍付出2000多人的損失獲得勝利。蘭開斯特軍在一棵橡樹下發現亨利六世,國王身邊站立著威廉·本維爾男爵和托馬斯·克裏爵士,沃裏克委派他們護衛國王。欣賞著約克軍潰敗的景象,亨利六世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蘭開斯特士兵隨即逮捕本維爾男爵,護送國王到克裏福德男爵大帳。一家人分離大半年重新團聚,亨利六世不住地感謝上帝,熱情擁抱和親吻妻兒,又是一出王後統帥大軍成功解救國王的精彩大戲。

在充滿著勝利喜悅氣氛的蘭開斯特營地,王後想培養一個比丈夫鐵石心腸的接班人,指導8歲的愛德華王子冊封勞苦功高的特羅洛普為騎士,支使王子下令處決本維爾男爵和克裏爵士,盡管國王此前承諾會保證他們安全。本維爾與克裏之死頗為冤枉,他們從未參加戰鬥,只是執行保護國王的任務,可在王後眼中,未與約克黨人作戰就是罪該萬死的叛徒。王後未處決俘虜的蒙塔古男爵,準備用他交換沃裏克手中的薩默塞特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