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蕃志》譯注:一項跨國工程

《諸蕃志》是中國古代記錄海外地理的一部名著。它成書於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分上下卷,上卷《志國》記錄了占城、真臘、大秦、大食等海外諸國的風土人情,下卷《志物》記載了乳香、沒藥、蘆薈、犀角等海外諸國的物產資源,為研究宋代海外交通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該書作者趙汝適(1170—1228)為宋太宗八世孫,曾任福建路泉州市舶司提舉,任職期間與當時的外國商人,特別是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商人,有比較多的接觸,了解了不少海外各國地理、風土、物產等方面的情況,並一一記錄下來,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地理類四)所評價的那樣:“是書所記,皆得諸見聞,親為詢訪。宜其敘述詳核,為史家之所依據矣。”該書原本已佚,後來從《永樂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韻下輯出,舊刻有《函海》本和《學津討原》本,近代則有馮承鈞的《諸蕃志校注》本(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

《諸蕃志》作為中外關系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19世紀末期就受到了西方學者的關注。首先對這本書表現出興趣的是德國漢學家夏德(Friedrich Hirth, 1845—1927)。夏德於1870年來華,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曾先後在廈門、上海、鎮江、重慶等地的海關任職,直至1897年辭職回國。夏德在華期間潛心研究中外交通史和中國古代史,著有《中國與羅馬人的東方》(有朱傑勤節譯本,改名《大秦國全錄》,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中國古代的海上交通》、《中國藝術中的外來影響》等多部著作。由於他的突出成就,曾被選為1886—1887年度的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會長。英國皇家亞洲文會建立於1823年,總部在倫敦,其後在亞洲各地建立分會,北中國分會(設在上海)建立於1858年,其後一直運行到1951年,是近代在中國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漢學研究機構,其會長在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由英美人士擔任,夏德作為一個德國人能夠出任此職,足以說明他的學術成就。另外一個能夠說明他學術影響力的事實是,19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創設首個漢學講座,即於次年聘請夏德為第一任教授。夏德在哥大一幹就是15年,其間出版了具有廣泛影響的《周朝末年以前的中國古代史》,在1917年離美還鄉之前還參加了胡適的博士論文答辯。夏德在1890年左右著手《諸蕃志》的翻譯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翻譯完幾段後就停止了。

在夏德之後對《諸蕃志》產生興趣的是美國外交官漢學家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1914)。柔克義於1884年來華,長期在中國任職,並於1905—1909年出任美國駐華公使。在華期間他先是對中國的邊疆地理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曾獨自一人兩次進入西藏地區考察,並根據考察所得陸續出版了《喇嘛之國》和《1891和1892年蒙藏旅行日記》。這兩部著作大大增加了西方讀者對蒙古、西藏的了解。進入20世紀後,他的研究興趣逐漸轉向了中外關系,陸續發表了《15世紀至1895年間的中朝交通》和《中國朝廷上的外交覲見》等論著。1900年他還將《魯布魯克東行記》從拉丁文譯成英文。13世紀時法國人魯布魯克(William of Rubruck)受路易九世派遣出使中國,留下了中世紀外國人對中國的珍貴記錄。《諸蕃志》同樣出現在13世紀,它是當時中國人對外國的認識,其價值同樣珍貴,柔克義想把它譯成英文,是非常自然的。

1904年,當夏德聽說柔克義想把《諸蕃志》翻譯成英文的消息後,立刻與他取得了聯系,於是兩位大漢學家聯手展開了翻譯。《諸蕃志》部頭並不大,但翻譯工作卻歷時六年才告完成。為什麽會花這麽長時間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兩人都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這一工作,夏德要教書,而柔克義作為駐華公使有大量的公務要處理,1909年後他又被調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學術研究工作只能擠業余時間進行。從兩人的通信可以看出他們的合作方式是這樣的:夏德先翻譯一個初稿,然後寄給柔克義進行修訂並做注解,最後再由柔克義撰寫一篇導言。

翻譯此書本就難度很大,而撰寫注釋和導言則更需功力。在洋洋萬言的導言中,柔克義回顧了自古代至12世紀的中外關系史,其中不僅引用了中國的正史材料,還使用了古希臘、阿拉伯和歐洲中世紀的大量文獻。這種紮實的文獻工夫也體現在注釋中,柔克義在解釋《諸蕃志》中出現的國家和物品時,將中文文獻和德文、法文、英文文獻進行對照,互相發明。在這一工作中,夏德也給予了積極的幫助,夏德在來中國之前曾在多所德國著名大學受過嚴格的學術訓練,而比較語文學正是德國人最為擅長的學術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