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位女漢學家

1928年2月,孫念禮(Nancy Lee Swann,1881—1966)將論文《班昭傳》(Pan Chao, Foremost Woman Scholar of China)提交給哥倫比亞大學,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成為美國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女漢學家。孫的導師是以研究中國印刷術聞名世界的卡特(Thomas F.Carter),可惜1925年就英年早逝,看不到自己的學生戴上博士帽了。

班昭(約45—約117)是東漢著名才女,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因嫁曹世叔,後世常稱她為曹大家。班昭生平事跡的主要材料見於《後漢書·列女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後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及鄧太後臨朝,與聞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關內侯,官至齊相。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後又詔融兄續繼昭成之。永初中,太後兄大將軍鄧騭以母憂,上書乞身,太後不欲許,以問昭。昭因上疏曰:……太後從而許之。於是騭等各還裏第焉。作《女誡》七篇,有助內訓。其辭曰:……馬融善之,令妻女習焉。昭女妹曹豐生,亦有才惠,為書以難之,辭有可觀。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後素服舉哀,使者監護喪事。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子婦丁氏為撰集之,又作《大家贊》焉。”清人章學誠認為班昭一生的文字事功“可謂曠千古之所無矣”。(《文史通義·婦學》)

班昭本是有文集的,《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曹大家集》三卷,可惜唐初就散佚了。所以孫念禮要完成博士論文,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收集班昭上鄧太後疏和《女誡》之外的其他所有作品。經過查詢,她在《後漢書·班超傳》中找到了《代兄超上疏》,在《昭明文選》中找到了《東征賦》,在《藝文類聚》中找到了《大雀賦》,在《太平禦覽》中找到了《針縷賦》,在《文選》李善注中找到《蟬賦》的少量佚文,並把它們首次翻譯成了英文。《漢書》中的八表及《天文志》雖然經班昭之手而得以完成,但她的編寫到底占多大比例,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因此孫念禮在《班昭傳》中並沒有把它們當做班昭獨立的作品而加以翻譯。在翻譯的基礎上,孫對班昭所處的時代和所取得的文學成就做了綜合研究。

論文經過修訂後於1932年在美國出版,出版後受到國際漢學界的歡迎。恒慕義(Arthur W.Hummel)在書評中寫道:“該書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一位才女的創作,也生動地描繪了她那個時代的社會和思想狀況。”(載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33年第3期)施賴奧克(J.K.Shryock)也指出:“《班昭傳》寫得很出色,不僅是作者本人的榮耀,也是美國漢學界的榮耀。”(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33年第1期)他進而認為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贊助這本書的出版是十分明智的決定。

《班昭傳》出版後,也受到中國學者的關注。《燕京學報》第22期(1937年)《國內學術界消息》一欄中發表了齊思和的書評,對全書的內容和價值有比較詳細地介紹:“此書於曹大家之生平事跡著作,搜集略備。……女士此書共分四卷十二章,首有序言,末附譯文表及全書引得。首卷述大家之時代,略論當時之政治與思想背景,次卷述班氏之家世及大家生平事跡,大抵本《漢書·敘傳》及大家本傳,三卷論大家之文學作品,大部為《女誡》、《東征》等賦、上疏等譯文,並論大家與《漢書》之關系,末卷則綜論大家之道德哲學,人生觀,文學造詣,都約八萬言。全書大體考證精密,議論平允,足征作者於漢學造詣之深及其用力之劬。現今西人研究漢學風氣多注重上古與近世,兩漢之史,治者尚少,作者自謂本書所論,多系未經前人探討之新域,自西洋漢學言之,固非誇語也。”齊思和指出《班昭傳》在西方漢代史研究方面的開拓作用,是非常具有學術眼光的評論。

在初版問世70年後,《班昭傳》作為“密歇根中國研究經典叢書”(Michigan Classics in Chinese Studies)的一種由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於2001年再版。著名漢學家曼素恩(Susan Mann)在重版前言中充分肯定了這本書的學術價值,特別是從當下後現代主義和女權主義的視角來看,價值尤為凸顯。她認為孫念禮在20世紀初期就注意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女性,是超越了自己所處時代的。確實,《班昭傳》不僅在西方漢代史研究方面是個突破,在中國婦女史研究方面也是一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