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周德已衰

王城的大鐘樓不在宮內,而在外郭,因為這鐘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召集國人百姓集會宣布政令用的。

所以周太子仁還得登上馬車,趕赴宮外才行。

按照禮制,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國都快亡了,太子仁也顧不上自己還未正式登基,直接就用了他父王的車馬。

六匹好歹還能吃上糧食的老馬套轅,帶著太子仁,和他最信任的老太傅,以及十多名宮甲向城南馳去。

沿途,他們首先路過了邊伯之宮、公族黨氏之館,這裏最為靠近王宮,是貴族們的居所,看上去層層疊疊,居住其中的只怕有萬余人之多。

當年平王東遷時,大量西土貴族跟著過來,有周、召、榮、毛、尹等氏族;而到了洛陽後,幾百年來支系分散,又產生了甘氏、劉氏、王叔氏等數家。這上百個家族盤根錯節,依附在王室身上,他們擁有大片土地住宅,不事耕作,每日錦衣玉食,只需要在作戰時派出一些戰車加入六師。

在周代,當兵入伍本來是貴族的特權和驕傲,然而被晉國保護了一百多年後,周人的肉食者們日益墮落懈怠,休說親自拱衛王室,他們連兵賦都屢次推脫,不想繳納了。

時值趙軍臨城的危急時刻,這裏同樣亂作一團,太子仁本來還希望號召一些心存周室的貴族武裝起來,披甲持銳保衛城邑。但看到他們各家都各閉門戶,只忙著將禮器、財物藏匿起來時,頓時大失所望。

太傅冷眼旁觀,淡淡地說道:“正如《十月之什》所言,‘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遺一老,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大難臨頭,這些人從來是只顧家而不管國,當年驪山之難後,宗周眾勛貴就只顧著自己先跑,而不管平王孤軍遇險。”

每逢大難臨頭,成周貴族都是這尿性,若非他們如此軟弱自私,兩百年前王子帶引著戎狄打來時,周襄王也不用棄城而走了。

“若公卿大夫可以依仗,余還有必要跑出宮來麽?”太子仁倒是早在預料之中,他咬了咬牙,命令禦者繼續向前,朝外郭的平民居住地駛去。

……

周制規定,王城之外百裏以內,分為六鄉,每鄉設鄉大夫管理政務。鄉閭居民基本是按照宗族而居的農民,相互之間具有血緣關系,也是周朝軍隊的主力。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六鄉制度也難以為繼,王子朝之亂後,血緣紐帶聯系的六鄉制度更是徹底崩潰,大的宗族分裂四散,反倒是在城郭內謀生的小戶人家越來越多起來。周室人眾地寡,所以住在城裏的人基本都做工匠或者商賈,所以後世到了蘇秦的時代,才會說“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

當天子之駕沖出內城後,太子仁首先面對的,就是這些聽聞大軍臨城,正趕緊解散集市,準備結束活計,收拾攤位趕緊回家的工商們。

“太子駕到!眾人敢不行禮!?”忠心的禦者大聲說道。

國人、工商有些愣神,但還是習慣性地朝披麻戴孝的太子仁見禮。

“二三子免禮。”

太子仁現在也顧不上禮儀,站起來,讓所有人都能看得見他,嘶聲力竭地呼籲道:“百姓們!先王剛剛駕崩,趙侯不臣,竟欲謀我周室,現已兵臨城外。孤雖年少,卻不容他以下犯上,必要保王室尊嚴。今六師不齊,城頭空虛,還望百姓們能拿起兵刃,加入卒伍,助我守城!”

一邊說著,他一邊讓後面的宮甲將拉在副車上的兵器甲胄大捧大捧地抱下來,熾熱的目光看向眾百姓,希望他們能拿起武器,跟在自己身後保家衛國。

然而讓太子仁失望的是,這片鬧市有數千百姓,但他們只是望著滿地的陳舊兵器,卻沒有人去撿起來,加入太子的軍隊。

氣氛似乎被凝固住了,眾人空洞的眼神中滿是冷漠,而太子仁拿著長劍在戎車上呆立,漲紅了臉,極其尷尬。

憋了半天,他只能大聲恐嚇道:“難不成就沒人感激周室六百年恩德?難不成汝等要等到趙軍破城屠戶,才後悔莫及麽!?”

過了半晌,才有一個手持鳩杖的耆老顫顫巍巍地出面為太子解圍。

“太子。”

他拱手笑道:“過去五六年裏,趙國的軍隊調防,從成周路過沒有十次也有八回,所需的糧食、蔬果也都是以平價甚至是高於市價的錢帛購買,於吾等商賈工匠,一直是秋毫無犯啊,屠城絕戶,怎麽可能……”

這一番話引起了一陣贊同,黃池之會後,周室幾乎變成了趙國的一個外郡,趙軍三天兩頭就借道。百姓們一開始還心存畏懼,可漸漸地卻視為平常。沒有了被屠戮的危險後,眾人頂多暫停生意回家躲上幾天,很快生活就能一切如常,何苦跟著太子仁去城頭與強大的趙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