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第2/3頁)

除此之外,趙無恤還想出了一條歹毒無比的計謀。

“女人將嫁為趙人的妻子,至於草原各部的男孩……傳令下去,每個能夠被代郡官府控制的部落,都要將各部的戶數和丁口報上來。每隔三年,除了獨子外,寡人會從各部每戶帳篷裏抽取一名男孩,將他們帶到鄴城的羽林孤兒中生活,學習中原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並效忠於趙國公室,然而加入羽林軍,任羽林衛!”

這是趙無恤從後世土耳其禁衛軍制度裏獲得的靈感,一方面可以補充羽林侍衛的數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對草原本就不多的人口,再宰上狠狠的一刀。

在趙無恤解釋了一番後,趙佳等人對這條毒計敬佩的同時,也知道,此舉會讓草原上每個帳篷的母親都痛哭流涕,趙侯將奪走她們的孩子,無數家庭會四分五裂。

的確很殘酷,但比起金朝在草原上的減丁政策,這已經是極為仁慈的做法了。去了中原的草原男孩們,成年後會視自己為趙人,視自己的部族出身為不光彩的過去,這些無根無基的羽林衛,只能對公室死心塌地,做忠誠的狗,博取一個好前程。

四條定邊策看下來,眾人就會發現,在這場被迫的結合裏,草原注定是受損的一方。

“不然寡人還能損華夏而肥胡戎不成?”想到東郭先生之輩“華戎兼愛”的聖母理想,趙無恤冷笑不已。

唐太宗那種“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場面話,他當著草原各部的面也會說。但正如他說過的,草原,不過是他中原伯主冠冕上的一顆綠松石,遠不能和內地相比。他很清楚在自己的國家裏,華夏才是主體,一切國策都以諸夏利益優先。諸夏親昵,不可棄也,至於北方胡戎,能同化則同化,不能同化則驅逐消滅之!

夷與華同,這是一個不錯的理想,但是抱歉,兩千年後依然辦不到,有人得利就會有人受損,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平衡沒法永遠保持下去。

昔日強盛一時,號稱樂融融的多民族聯邦終究四分五裂,大西洋彼岸自詡為自由沃土的燈塔也倒塌了。許多事情證明,自平博只是理想主義的臆想,這世間弱肉強食的法則,從來就沒變過,他只是從表面潛到了隱秘的地方,繼續操縱著歷史的潮流向前,或者向後。

眼下這個死結,歸根結底,還是要繼續提升農業技術,使漠南地區提供足夠的耕地,那麽隨著中原人口的滋生擁擠,移民一定會迅速的將塞北、河套填滿,而草原部族要麽遠遁大漠,要麽被迫同化。到那時候,地緣的融合會讓塞北和中原真正成為一個整體,從而避免千年戰爭。

那種水平的技術,至少得達到前工業革命時代吧……趙無恤感覺有些無奈,他絕對是沒法活著看到那一幕了。

想到這裏,他回過頭,最後看了一眼龍城和草原,此時已是八月初,安排完代北政務後,趙無恤準備回鄴城去,趕著與妻兒過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在趙國,因趙無恤的一道法令,中秋已經成了一個法定節日,那一天軍隊裏有犒賞,官府也會休沐。

但趙無恤縱使歸心似箭,卻還有一個人放不下。

……

“佳。”當趙佳不言不語地將他一直送到馬邑,即將離開草原的範圍時,趙無恤才最後一次勸她道:“草原雖美,但畢竟苦寒,如今已是入秋時節,汝可願隨我回鄴城去過冬,也見見你阿姊?”

“佳哪裏還有顏面去見阿姊……更何況,我一點都不想鄴城。”

趙佳偏過頭,這是她說謊的表現。她時常在入夜時分回想起在鄴城長樂宮的點點滴滴,兄長和阿姊的寵溺,母親的嘮叨,侄兒侄女們簇擁著她,把她當做孩子王,而她則昂著頭,裝作一位大將軍,帶著他們打鬧射箭,演練軍陣,卻不防有人一屁股坐倒,開始哇哇哭鼻子……

童年的美好一去不復返,睜開眼後,在枕邊陪伴她的只有冰冷的現實,朔風吹起了旗幟,草原廣袤,卻也空闊,當自由到了一定程度,隨之而來的是內心深處的空虛。

塞北與中原差異太大了: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如果用一首詩來形容趙佳此刻的心情,大概就是這樣吧。

但她與那脆弱的細君公主畢竟不同,哪怕再不舍,卻依舊倔強地笑道:“比起鄴城,草原更需要我,自從虞將軍戰死後,代北大將稀缺,佳雖然年輕莽撞,但好歹能管著樓煩人,讓他們不敢跳梁,豈能擅離職守?”

“兄長請歸去罷,佳願意為趙國守邊,保塞北安寧。”

“那你就送到這裏罷……”趙無恤縱然心憐妹妹,卻知道這是她自己的決定,無奈地準備打馬回歸車隊。既然趙佳執意不回鄴城,那他下一次來這裏,或許是十幾二十年後,發鬢已經斑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