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3頁)

換了在國內,夫差哪受得了這樣的態度?

想當年,夫差的兄長太子波患病死去,吳王闔閭和諸位大臣商議,要從剩下的諸位公子裏挑一個新太子出來,但到底要選誰,闔閭卻陷入了猶豫不決中。

當是時,夫差清楚吳王和伍子胥君臣際合的良好關系,於是便日日夜夜找他疏通關系,打探消息,想求得他幫助,立為太子。

換了別人,必然會對伍子胥唯唯諾諾,許下一個又一個好處,但夫差卻不同一般,他當面第一句話就是:“父王欲立太子,太子乃邦國柱石,除了我還有誰夠資格?此事的謀劃就全在君了,拜托!”

若是被夫差求上門的人不是伍子胥,如此莽撞自大的夫差大概要被掃地出門了,哪有這樣求人的?

但夫差這種舍我其誰的霸道和自信,竟讓伍子胥十分對眼,他也用同樣的口氣允諾道:“太子的人選還未定下,但只要我入宮請求,此事便能定下了!”

一老一小兩個張狂之士一拍即合,而吳國太子之位,居然就真這麽定下來了……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闔閭對伍員的信任,哪怕他私下覺得夫差並不是一個好的繼承人。

闔閭當面直言:“此小子性情殘暴而不通人情,恐怕不能繼承吳國的社稷!”

知子莫若父,夫差的性格的確有些乖戾,他傲物淩人,喜歡看到對手匍匐屈膝,而不是分庭抗禮。方才之所以玩弄全軍緊逼的手段,正是希望趙兵大亂,希望趙無恤被逼無奈之下,來車前以大夫身份向他跪拜頓首,那樣才能遂他心意。

可讓他沒料到的是,剛剛經歷苦戰的趙氏武卒面對新的強敵逼近,陣腳竟然沒有半分退卻,而是針鋒相對。夫差的虛實之策沒有起到效果,又不能真的打起來,他只能強行讓兵甲停下。

如此一來,夫差的姿態就變得有些尷尬了,一時間進退不能,如今趙無恤主動遞過來一個台階,現在就輪到他選擇下或是不下了。

就夫差本人來說,趙無恤這種外柔內剛的態度讓他十分不痛快,是索性咬咬牙戰一場?還是與趙無恤交臂言和?

性格裏的浮躁好容易被壓了回去,臨行前,吳王闔閭的話在夫差腦際回響。

“夫差,你可知此番宋國大亂,本是吳國北進中原的大好時機,我為何只讓你帶兩千吳甲去?”

當時夫差自信地站在父親面前,仰望他在王位上高大的身影,大聲回答道:“因為吳人勇悍,能以一敵十。”

“謬矣!”闔閭卻毫不留情地戳破了夫差的自誇之詞。

“是因為碩大吳國,已經抽調不出更多的兵卒去宋國了!你若是連這都不懂,如何能當太子?”

被訓斥的夫差有些不快地咬了咬唇,這話聽上去有些可笑,天下兵甲翹楚的吳國竟然湊不出一師之眾幹涉鄰國內亂?

但仔細一想,的確是真的。

入郢之戰前,孫武為吳國訓練了三萬精甲,加上從新征服的土地上征召的越人、徐人、舒人,總數將近六萬。

但六年前吳國西破強楚,雖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卻也陷入楚國泥潭自拔不能,後期多次被秦、楚尋隙擊敗,損兵折將,損耗近萬。

給吳國更沉重一擊的是,夫差的叔叔,柏舉之戰的大功臣夫概見吳人在楚地撐不下去了,竟潛回姑蘇自立為吳王。雖然夫概最終被趕跑,但這場吳國王室的內戰又讓吳人損失近萬。

所以現下碩大吳國,南北兩千裏,東西一千裏的範圍裏,四萬兵卒駐紮於各地,其中有兩萬還只能在農閑時征發。

吳國的敵人可不少,西面,四年前夫差伐楚,連續擊敗楚國的水陸兩軍,楚國喪二司馬、七大夫,大為恐懼,害怕吳師入郢重演,嚇得他們遷都鄀地,但楚國死而未僵,還占據順江而下的優勢,少不得要分兵五千防備。

對吳國來說,更嚴重的威脅來自南方,他們還得分兵萬人來防備於越的不斷騷擾。

此外,新征服的鐘吾、徐、群舒並不穩固,也得留兵守備。所以滿打滿算,吳國能調動的兵卒一萬不到,多數人得駐紮在姑蘇以備不測,能交給夫差的,可不就只有這兩千人。

沒辦法啊,吳國地廣人稀,人口僅有百萬不到。

當然,事後伍子胥提醒夫差,這同樣也是吳王闔閭對他的考驗。

“上次太子伐楚大獲全勝,但大王仍嫌損耗過大,太子此番入宋,還望勉之。”

夫差心裏對父親的考校極不耐煩,卻不得不接受。

就憑借手裏的兩千人,夫差不費一兵一卒,通過先圍彭城,再讓徐地吳將作出攻偪陽的姿態,就徹底嚇住了宋國向氏二卿,裹挾他們派兵帶領自己入宋。

本以為會一切順利,卻在志在必得的孟諸碰了壁……

孫武教他料敵於先,夫差之前也有過考量,鄭、衛和宋國叛軍共一萬三千,由名聲在外的名將遊速率領,對上趙無恤這拼湊起來的八千之眾,即便不勝,也至少兩敗俱傷。他在戰役途中突然殺到,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抵定宋國局勢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