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3/3頁)

無恤聽聞,歐冶子做出了五把青銅劍的極致: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但他也曾應楚王之邀,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鐵英,作鐵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趙無恤記得後世出土過楚國春秋時期的鐵劍,或許就源流於此!

據說它們加以砥礪,磨其鋒鍔,可水斷龍舟,陸斬犀甲!

從屈無忌無意間透露的信息來看,吳國能冶鐵鍛劍的工匠還有不少,這給了趙無恤無限的希望。

他雖然來自後世,卻只知道鐵器憑其優越性和量產,遲早會取代青銅武器,這個階段從春秋持續到漢初才得以完成。但他卻不清楚後世冶鐵煉鋼的流程,而鐵器,尤其是鐵兵器究竟該如何鍛造也不甚明了,只知道一個“百煉鋼刀”的名詞。

魯國的銅錫極少,出鐵之山卻不少,尤其在趙無恤新占領的地盤上就有幾處。原料有了,對鐵礦進行初步冶煉的匠人也有,但能制作鐵兵器的工匠卻無處可尋。他接下來只能先想辦法弄出幾萬把鐵鋤頭,將粗劣一些也無所謂的鐵質農具普及開來。

如此一來,西魯的生產力將會翻倍,但讓軍隊從青銅、皮甲過渡到鑌鐵的誘惑力極大,所以無恤對吳國能冶鐵鍛劍的工匠是極其渴望的。

倘若西魯有歐冶子,幹將莫邪這類神乎其技的鍛劍工匠,趙無恤腦海裏那似是而非的信息或許可以借他們之手補全,實現,由此大大提高冶鐵水平,將鐵質兵器的鍛造量化……

可當他再深問下去時,屈無忌卻忌諱莫深了。

因為這是吳國的機密!歐冶子和幹將莫邪曾入吳又出吳,還帶走了巨闕劍,這已經讓吳王勃然大怒了。而孫武子和大行人伍子胥也對此極其重視,所有工匠都嚴加控制起來,技藝絕不外傳,只為王室鑄造寶劍用。屈無忌雖然敢走大宰的路子給趙無恤弄些銅錫來,卻不敢打冶鐵鍛劍工匠的主意。

所以還得自己想辦法啊……

趙無恤拂去了種種情緒,朝眾人沉聲道:“此劍伴我數年,我帶著它身經數場大小戰鬥,殺人數十,斬甲近百,自問不曾辱沒先賢。我曾說過,騎兵最好的袍澤是自己的戰馬,敖,你也已行冠成年,作為糾糾武夫,劍就是你的第三支手臂,你要用它殺虎斬蛟,護衛舅父與吳王,可不能辱沒了它!”

這話非但讓邢敖稽首應諾,連專伯魚也聽得熱血沸騰,連聲叫好,舉著魚腸嗷嗷直叫。

於是和送別趙鞅時的親情不同,吳國使節團的離開最後變成了一場激昂的歡送會,除了駕車撐船者,無人不醉。

就在這熱烈的氣氛裏,臨上船時,趙無恤卻再度拉住了邢敖,在他耳邊親切地耳語,讓少年瞬間清醒過來。

“敖,你去到吳國之後,要不惜一切代價,想方設法尋一二能鑄造鍛礪鐵劍的工匠送來西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