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

田野調查,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人類學對社會科學最大的貢獻,涉及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等。它是一種使研究者走出傳統“書齋”的“直接觀察法”。早期人類學調查是“一個人的工作”,然“一陰一陽之謂道”,夫婦協作調查效果更佳,如以研究太平洋無文字民族而聞名的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就曾和丈夫一同前往南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Samoa)研究薩摩亞人的青春期問題。一個人知識有限,夫妻協作,配合默契,也可以克服長期野外生活的孤獨苦悶和種種不適。在國外,這種事屢見不鮮,甚至單身男女同事相伴做田野調查也不罕見。問題是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況且是上世紀30年代。

1934年夏天,丁文江(字在君)就任中研院總幹事不久,即致函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禁止研究人員攜眷外出調查。此令一出,立刻招致史語所二組(語言組)主任趙元任、專任研究員李方桂激烈反對。趙元任是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漢語語言學;李方桂是芝加哥大學語言學博士,研究“非漢語語言學”1。二人在國際語言學界皆有影響。趙太太楊步偉的祖父是佛學大師楊仁山,李太太徐櫻的父親徐樹錚是北洋陸軍將領。這兩對新派夫妻一向被視為神仙眷侶。

趙元任、李方桂反對“禁止外出調查攜眷”令,甚至提出辭呈相威脅。面對兩位語言學大腕的堅強意志,傅斯年萬般為難。按說,禁令若非他的主意,至少丁文江事先會征求他的意見。此時,他已焦頭爛額,一籌莫展。他於8月4日致電三組(考古組)主任李濟:“趙堅持弟須同意攜眷調查原則;李(李方桂)仍辭。弟毫無辦法,乞兄主持。”這個燙手的山芋,李濟自然不會接,他回電傅斯年,“二組事弟不便主持,若兄有何驅使自當遵命。”2最好的辦法是睜只眼閉只眼,可這不是傅斯年的性格。

遭受如此激烈的反彈,丁文江也始料未及。最後,他只得“與元任當面細談兩次,一切已有比較滿意之解決”,“允將先前致史語所之正式函撤回”。

另一當事者李方桂,原本有赴雲南調查倮倮語的計劃,因禁令改弦易轍,取消了雲南之行。丁文江聞此,8月29日即致函傅斯年表明態度:

雲南調查事,弟始終主張。其所以中途變計者,在兄方面以為藉此調停,在弟方面則完全因為兄引“法律”,一事未了,不添事之原則而放棄。目前弟未進行者,(一)仍固尊重兄意;(二)不欲再使方桂發生任何誤會。故如方桂肯行,弟依然贊成。否則弟不主張。3

直到9月3日,丁文江還向傅斯年談起此事的後遺症:“彼允函方桂,力勸其不再辭職,望兄在平斟酌設法(元任雲,適之拉方桂甚力,此恐不確)。”4當時,胡適為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他力邀李方桂到北大任教,接攬劉半農病逝後遺下的“語音學講座”教職。丁文江與胡適是朋友,越想越氣,處境為難,竟“以去就爭之”。後經中研院院長蔡元培斡旋勸阻胡適的行動,最後改請羅常培出任“語音學講座”教職,事情才大體了結。

1935年,傅斯年視察第十一次殷墟發掘工地。坑右站立者為董作賓,坑左戴禮帽者為傅斯年、李濟(右起)。

李方桂的雲南之行則因此延宕至1940年春,而他也不會再提“攜眷調查”舊事,他帶了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馬學良同行。他們到了雲南的路南縣尾則村。那次調查的結果,馬學良於1941年寫成畢業論文《撒尼倮倮語語法》,經過幾年的補充和完善,最終以《撒尼彝語研究》為書名於1950年由中國科學院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後來馬學良成為彝族語言文化研究的權威。沒想到是他成了那次“反對攜眷風波”的間接受益者。

此後,趙元任也並未有過攜眷外出做田野調查的記錄。殊不知僅隔一年,史語所風波再起。

1935年3月10日,史語所在河南安陽5侯家莊西北岡開始第十一次殷墟發掘。此次發掘所獲極豐,震驚世界。前後發掘了四座大墓,四百一十一座小墓,出土牛鼎、鹿鼎、石盤、銅盔、戈、矛等,石器、玉器多件,以及精美的象牙碗、鳥獸形儀仗等。

4月初,董作賓(字彥堂)代表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前往考古工地監察殷墟發掘工作。他是史語所元勛,也是殷墟第一次大規模科學發掘的主持人,此後又多次參加殷墟的系統發掘,並開始對甲骨文全面研究,提出甲骨斷代的標準,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譜等重大課題的研究,成果引人矚目。董作賓此次到工地,有些欣欣然,竟攜女友熊海平同行,並同寓史語所安陽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