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新奧加廖沃進程的失敗

葉利欽在索契休假時,新一屆俄聯邦政府因希拉耶夫的辭職而正在組建,這時候戈爾巴喬夫卻在一遍遍地起草新的聯盟條約草案。早在1991年9月初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盡快單獨起草一個關於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經濟共同體的條約。關於這個條約的談判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波羅的海國家也派代表或觀察員參加了此次會談,當時蘇聯國務會議已經承認了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而且第4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也承認了這些國家的獨立地位。1991年10月1日,1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代表在阿拉木圖草簽了《經濟共同體條約》,其中有3個國家還正式簽署了該條約。10月18日,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等8個加盟共和國也簽署了該條約,戈爾巴喬夫也在這個經濟合作條約上簽了字。這項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因為傳統的經濟關系已被破壞後,各國都遭受了巨大損失。當時在前蘇聯地區依然流通蘇聯的盧布,不僅在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而且在波羅的海各國也在發行流通面值為200盧布的新貨幣,這種貨幣是蘇聯中央銀行於1991年秋發行使用的。毋庸置疑,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急於鞏固和發展本國的經濟獨立性。在聯盟預算中從原來的各加盟共和國所征得的稅收已經基本枯竭,但在國內還實行著統一的交通、油氣輸送、電力、通信系統,以及統一的信息空間,而且不能不提的是,還擁有統一的武裝力量,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經濟共同體條約》中承認了“私有制、企業經營自由和競爭是經濟騰飛的基礎”。根據這一原則,經濟共同體的各成員國應為經濟活動提供統一的法律制度,對商品和服務實行自由的制度,即免稅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新舉措,但對許多簽署這個條約的國家來說,它還只是個美好的願望,因為在這些國家中還沒有為私營企業建立最起碼的必要條件。

戈爾巴喬夫更希望簽署一個政治條約,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用長達幾十頁的篇幅詳細地講述了他當時與各國政治家、企業家、農民代表及西方領導人所進行的會談,這些會談都是於1991年10月和11月期間在新奧加廖沃和克裏姆林宮裏頻繁地舉行的。戈爾巴喬夫由“聯邦思想”輕而易舉地轉到了“邦聯思想”。在整個談判過程中,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的立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戈爾巴喬夫始終沒有放棄通過協商並最終說服他們的希望,納紮爾巴耶夫和卡裏莫夫則贊同建立一個有著更強大中心的國家。11月1日,戈爾巴喬夫在回答《莫斯科新聞》這家報紙的問題時指出,他仍然堅信新奧加廖沃進程會取得成功,也相信俄羅斯將與烏克蘭建立聯盟。他說:“必須進行思想意識的革命,這一直是我政治行動的指南。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都承認這一點。與其他人相比,我提出了更加可行的改革理念,政治文件中所包含的內容並不能完全體現改革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我認為,應該改變制度,我正是為此而奮鬥的。但是,當整個社會還沒有做好變革的準備的時候,就提出這樣的問題,那麽必將一事無成。我知道,新的生活方式的轉變必將導致矛盾與沖突。讓我們看看那些叛亂者,他們終於明白了,不經過人民選舉而賦予的權力必將離他們而去。”在回答“您是否準備擔任這個職權被大大削弱了的新的聯盟國家領導人”時,戈爾巴喬夫回答道:“是的,我在此找到了自己新的角色,我將繼續積極地參與國家的政治活動,一直堅持到底。”《莫斯科新聞》1991年11月3日第44期,第4頁。然而,1991年秋天所發生的這場思想意識革命並沒有完全按照戈爾巴喬夫希望的方向發展。戈爾巴喬夫在這幾周的所作所為甚至連他的傳記作家安德烈·格拉喬夫都感到吃驚,他這樣寫道:“戈爾巴喬夫犯了一個有經驗的政治家不應該犯的錯誤,就像一個不可救藥的病人不願相信自己的悲慘結局一樣,他竟然自信地將其在國務會議上所取得的無足輕重的戰術勝利看成了能取得決定性戰略勝利的一大進展,他沒有意識到,或者是他害怕承認,他已經看不到希望了。也許正因為如此,他貪婪地捕捉著葉利欽的每一句令人鼓舞的話語。直到11月,葉利欽始終積極地參與討論關於未來聯盟的組成問題,每次例會他都會提出對條約文本的修改意見,有一次他竟然說服了那些對未來聯盟新名稱持懷疑態度的人們,這些人曾嘲笑‘主權國家聯盟’(俄語的名稱縮寫為‘ССГ’)這個名稱發音不好聽,但葉利欽卻說:‘沒關系,人們會習慣的。’”安德烈·格拉喬夫:《戈爾巴喬夫》,莫斯科, 2001,第4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