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十七章 燕趙風雲(第4/7頁)

酈商,高陽人,原劉邦麾下四大悍將之一,此人善於治軍,長於攻城拔寨之戰,為天下不可多得的勇將。他這番話完全切中了趙國現在的弊端,可謂良策。

但是,張耳卻不這麽想,聞言怒視酈商道:“酈將軍,此言何意!?我等血戰而平燕地,歷經多少辛苦,如今怎可將大片國土輕易送人。此言不足道!”

酈商還欲再辯,武臣搖了搖頭道:“算了,不要再說了,未戰棄城豈非讓天下英雄恥笑!?寡人絕不為之!如今魏國忙於與楚交戰,齊國陷於內亂,只有燕國能有力救我,丞相,你再星夜派使者親赴燕地,催促莊周,否則恐怕就來不及了!”“喏!”張耳領命。

酈商聞言長嘆一聲:“豎子不足與謀也!”

……

不數日,趙國朝會,武臣和群臣剛剛殿,尚未來得及議事,便聽殿外邊關邸報流星般傳來:“報,大王,大事不好。新秦大將蒙毅、李信在反賊李良的引導下兵出壺關,目前已陷朝野、鄴城等地,正從南方席卷趙地,逼向邯鄲!”

“啊!”武臣與群臣大驚:新秦軍攻城拔寨,何其速也!

驚愕尚未平靜,噩耗再次傳來:“報大王,新秦大將蒙恬領兵出井陘,陷毛城、廣平、廣宗等地,正向西北向邯鄲進逼而來!”

“什麽,怎麽數日間陷了如此多的城市!?”武臣十分不解。

“回大王,新秦軍勢大,諸城多不敢抗,大多獻降!”

斥堠的回報頓時讓武臣心中一涼,長嘆道:“悔不聽酈卿所言!”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三道噩耗接踵而至:“報——,大王,辛勝被蒯通說服,斬我使者。如今,十萬燕軍豎起新秦軍大旗,在辛哲、蒯通率領下起兵南下,已攻取高陽、任丘、河間、中山、真定等地,再從北方直奔我邯鄲而來!”

“啊!蒯通害我!”武臣大叫一聲,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不禁口洽鮮血,暈倒於地。諸臣大慌,連忙將武臣擡入內室,呼喚太醫急救!

良久,在太醫們七手八腳地搶救下,武臣悠悠醒轉,呻吟了兩聲後,看了看眼前站了滿滿一屋子的群臣,可憐巴巴地道:“諸卿,如今新秦軍大舉進逼,燕兵又已投靠了新秦、趁火打劫,局勢困頓至此,可有良策相助寡人?”

這時群臣已經看出:趙國完了!正自欲各謀出路,哪有人願意再為垂死之人出謀劃策,不禁沉默無言。

武臣非常失望,惶然地看了看張耳道:“丞相,你看如今如何應對?”張耳聞言愴然道:“如今只有固守邯鄲,以待天時了!”

這麽個主意如何能讓武臣滿意,武臣忽地想起了酈商,忙道:“酈將軍,寡人深悔當初不用將軍之言,如今大勢危矣,還請將軍不計前嫌,相救寡人!”說著,一臉期望地看著酈商。

酈商心中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搖了搖頭道:“局勢已然至此,還有何良策可言!如今只有兩條路:一、死守邯鄲,但是邯鄲城池廣大,城內卻只有六七萬軍兵,根本不足使用,能抵抗多久實在是未知之數,久之必敗;二、東走齊地。南奔魏國之路已有新秦軍活動,不能再走,只有東走齊地,或許能留下一條活命。請大王定奪!”

武臣現在絕望了,他既不想死,也不想像喪家之犬一般逃到齊國,只得苦笑著揮了揮手道:“你們都下去吧,讓寡人仔細考慮一下!”“是,大王!”諸臣各懷心思地退下了。

酈商卻心中感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再遲數日,新秦軍四面圍至,想走都走不了啦。此優柔寡斷之人,死期將至,我可不能陪你一起死,不值得!得另謀出路啦!”

……

果然,不過數日,蒙毅、李信二十余萬大軍先殺至邯鄲城下,立時將四面去路截斷,準備來個甕中捉鱉。不數日,蒙恬、辛哲兩路大軍也先後輕松攻破了巨鹿、番吾等地,進圍邯鄲。

一時間,三十多萬新秦軍將邯鄲城圍得是水泄不通,這時就算武臣生了沖天之翼,也再不能飛出羅網!

……

傍晚,新秦軍北方大營,蒙恬、李信、蒙毅、翁仲、王離、蘇角、涉間、李良、辛哲、蒯通等人濟濟一堂,真可謂是英才雲集,名將如雲!

如今,眼看趙地將要平定,諸將的心情十分放松,個個都是言談輕松、面現笑意。

蒙恬率先道:“來,各位將軍,首先為我們三軍會師,幹上一杯!”說著,舉起酒觥,一飲而盡。諸將哄然應喏,一飲而盡。

李信笑道:“辛哲將軍父子此次參於平地趙地,功勞不小,來日陛下定有重賞,可喜可賀啊!”辛哲忙道:“不敢,不敢,些許功勞,不足掛齒,怎敢在各位將軍面前罷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