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瓷器泡沫

藝術市場的驅動力風雲莫測。以英國為例,簡單羅列其中原因,便可包括時尚、古董商共謀做局、收藏家之間的競爭等行為,以及不那麽明顯的原因:谷物價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藝術品銷售的飆升令人驚嘆,谷物價格在其中扮演了一個幕後角色。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市場對英國農產品需求變弱,英國名門望族的收入和選舉權也隨之降低。在不列顛群島,那些人占有的土地多達五分之四。土地貴族急需現金。他們開始出售祖先遺留的藝術品收藏。由此出現的一個副產品,是中國瓷器的供貨量猛增。出現那種局面,其潛在催化劑是什麽?劉易斯·內米爾是牛津大學的權威解剖學家。1931年,他對此給出了一個合理的答案:“根據慎重調查,人們將會發現,比起英國前兩部《改革法案》(旨在消減英國農村地區在議會中占有過高代表比例),美國小麥的到來,使英國議會下院的構成發生了更大的改變。”

事實的確如此。19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抵達美國西部大草原,一車車更廉價的小麥洶湧進入世界谷物市場。英國遭遇的惡劣天氣和農作物疫病,更使進口谷物大增,逐漸削弱了英國“議員命令”式的經濟基礎。戴維·坎南代因是劍橋大學畢業的歷史學家。1990年,他出版了《英國貴族的衰退與沒落》一書,其中首創了“議員命令”一詞。當時,英國的農田,由不超過750戶的貴族家庭和鄰近鄉紳把持。他們領地的平均面積在6萬至18萬多畝之間。據坎南代因估計,1880年,英國議會的三分之二當選議員屬於農村寡頭集團。到了20世紀20年代,僅有十分之一當選議員與土地有關。

農場收入和立法權減少,稅收卻有增無減。遺產稅也直線上揚,從1894年的8%,飆升至1930年至1940年間的40%。1909年,英國提出對土地收入和資本利潤收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對超過1萬英鎊的收入額外征稅。1895年,奧斯卡·王爾德在劇作《不可兒戲》中,通過布拉克內爾夫人之口,把沒落土地貴族階層的那種淒楚,表現得淋漓盡致:“人活著,被要求交稅。人死後,被榨取遺產稅。兩者之間,再無其他。土地不再帶來利潤,不再帶來歡樂。土地給人地位,卻阻止人永久擁有。有關土地的所有說法,都是那麽回事。”

英國貴族煩惱不斷。要想收支重新平衡,一個明顯而充滿誘惑的辦法,是出售祖傳藝術品收藏。土地在貶值,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在攀升。1882年,哈密爾頓公爵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他以前所未有的高價賣出了2213件繪畫、玻璃器、琺瑯器和家具,將近40萬英鎊收入囊中。緊隨其後的是馬爾伯勒公爵。1884年至1886年,他出售了一批古典繪畫傑作。其中許多離開了英國,因而引發了一場有關國寶流失的激烈辯論。銷售活動吸引了藝術經銷商蜂擁而至。亨利·杜維恩及其年僅十幾歲、令人驚嘆的侄子約瑟夫,成為1886年那些經營活動的開路先鋒。

在所有潛在買家中,再沒有人比美國金融家J.皮爾龐特·摩根更受人密切關注。摩根經常去歐洲,起初作為學生,後來作為年輕金融家。摩根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和德語,實力雄厚,絕大多數收益來自鋼鐵、銀行和鐵路經營。自1890年起,摩根致力於收藏藝術傑作和信劄。傑拉德·賴特林格認為:“20世紀初,由於一個人的努力,使美國人支配了世界藝術市場。”傑拉德對近代藝術品價格進行過全面研究,他在論文中寫道:“毋庸置疑,摩根組建了最偉大的個人收藏,包含了有史以來所有時代的藏品。”

摩根的眼神和口齒都專橫無比。他手中的拐杖總像軍刀一樣舞動。摩根厭惡討價還價,喜歡一舉拿下整套珍稀手稿、古典大師繪畫或素描,特別是中國瓷器。作為帝國貿易和亞洲戰爭獲勝者的意外所得,英國公爵的領地裏擁有著大量瓷器,那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特殊藝術。東方陶瓷制作工藝高超,一目了然,觸手可及,它們自身還常常附帶標明出處和皇家關系的官窯款。可以推測,陶瓷對摩根之類的買家更具吸引力。而中國皇家陶瓷上所繪圖案,又都是豐滿、快樂的財神、壽星等神仙,不會給人帶來任何傷害。

然而,收藏瓷器也確實存在消極面。在西方傳統中,貨真促成價高。中國的陶工則通常把模仿視為某種形式的尊重。長期以來,西方收藏家的主要憂慮,一直是害怕買到假貨,尤其是現代技術已使造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正如《聖經》插圖對儒教或佛教信徒幾乎沒有意義,反過來的情況也是一樣。在中國藝術中,有許多微妙的文化、宗教暗示。經過翻譯後已蹤影全無。想象一下,以亞洲某位收藏希臘彩陶瓶的人為例,他對《荷馬史詩》和奧林匹亞的眾神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彩陶瓶上的形象暗示,對他又有多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