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就霸業的第一步(第3/5頁)

事實上,沒有那麽簡單。秦國和晉國是鄰居,但在春秋時代的關系極為復雜,可以說是既聯合又鬥爭。聯合的時候,代代聯姻,好得如膠似漆,所以後世才有“秦晉之好”的成語;但是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綻,另一方就會立刻撲上去狠狠地咬一口,前面所說穆公元年進攻的茅津,就在晉國。

五年,晉獻公滅虞、虢,虜虞君與其大夫百裏奚,以璧馬賂於虞故也。

穆公五年,晉獻公滅了虞國和虢國,怎麽滅的呢?簡單地說,虞國和虢國在戰略形勢上本為一體,兩國唇齒相依,如果團結一致,他國就很難進攻。於是晉獻公想了個好辦法,他送了虞國珍貴的玉璧和寶馬,要求借道攻打虢國。

晉強虞弱,禮物已經送來了。如果你不答應,就得先面對晉國的進攻。但如果你答應,兄弟之邦的虢國就會滅亡。請問你答應還是不答應?

虞國大夫勸國君不可答應,認為晉國滅掉虢國後,虞國也保不住。虞國國君聽見這話,他怎麽回答呢?他因為舍不得晉國的寶物,於是說:“晉國和我國都是姬姓之國,有同姓之親,不會攻打我們的。”決定答應借道。結果晉國滅了虢國後,立刻順路把虞國也滅了,後世“唇亡齒寒”的典故就從這裏來的。

我每次讀到這裏,就感覺極其可笑和悲哀。你姓姬,問題是虢國也姓姬啊!晉國能滅虢國,他為什麽就會放過你呢?過去晉國的公族們為了爭位,不要說同姓,就連同族間也彼此攻伐殘殺,毫不留情。你居然會相信晉國,想仰賴他們的善意來保全自己?這位虞國國君生在亂世,竟然會有這麽幼稚的想法,活該要亡國!

歷史告訴我們,其實人會被騙,往往不是因為他笨,而是因為他貪。所以太史公要特別寫虞國的滅亡,不過是“以璧馬賂於虞故也”,簡單地說就是“欲令智昏”罷了。

這兩個小國的滅亡,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為何《史記•秦本紀》要特別記載呢?因為虞國大夫中,有一個未來對秦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叫百裏。

既虜百裏奚,以為秦繆公夫人媵於秦。百裏奚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繆公聞百裏奚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裏奚在焉,請以五羊皮贖之……”楚人遂許與之。

百裏奚是誰?百裏奚本來是虞國的大夫,是一個極為賢能的人。虞國滅亡後,百裏奚成了俘虜,晉獻公把百裏奚當成是秦穆公夫人陪嫁的奴隸,把他送到秦國去。百裏奚不願當奴隸,於是他就從秦國逃亡,跑到楚國宛城去,結果被楚國的老百姓給抓起來了。

秦穆公聽說百裏奚極為賢能,知道這件事後就急著要用重金把他贖回來。但後來轉念一想,我拿這麽多的財物要去贖百裏奚,楚國人不就知道他價值非凡了嗎?萬一因此不願送回百裏奚,想借此漫天喊價,那怎麽辦呢?

於是穆公派人去跟楚國人說:“我夫人陪嫁的奴隸百裏奚在你們那裏,我就拿五張黑羊皮來贖他吧!”五張黑羊皮是很低廉的價錢,楚國人就以為百裏奚這個人無關緊要,於是就輕易把百裏奚賣回給秦穆公。

《莊子》中有個故事,宋國有個人家傳一種防止凍裂的不龜手之藥,靠著這個秘方,世代以漂洗絲絮為業,冬天從不怕手凍裂。後來有人聽說此事,願以百金求購。這個宋國人就想,我家靠著這種藥漂洗絲絮不過賺得數金,如今一口氣可得百金,當然要賣!結果買到秘方的人,轉頭就把秘方賣給吳王,讓吳國的軍隊從此不怕冬天渡河,於是戰勝了越國。吳王為了酬謝他的大功,不惜分封土地給他。所以,同樣是不龜手之藥,有人只能用來漂洗絲絮,有人就能用來得到大富貴,這就是智慧的差別。

秦穆公用的,其實不過就是殺價的智慧罷了。殺價的能手都知道,絕不能讓店主人看出你一心想要的東西,否則他會就地起價,至少絕不降價。必須裝作一副可有可無的模樣,才有低價買到的可能。同樣的智慧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可以買到便宜的包包,有人卻可以買到讓秦國稱霸的大才。

當是時,百裏奚年已七十余。繆公釋其囚,與語國事。

為什麽晉獻公忽視百裏奚?為什麽楚國人這麽低價把他賣掉?到這裏答案終於揭曉,原來他已經七十多歲了!

在今天平均壽命這麽長的時代,七十多歲大多都是早已退休的老人,何況是在春秋時代!在當時的人來看,這就是個快死的老頭兒,已經沒有辦法再從政了,所以才忽視之,楚人甚至是把他當成囚犯送回秦國的。可是秦穆公怎麽做?穆公親手將他從囚籠中釋放出來,然後誠懇地向他請教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