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抓住機遇?(第3/5頁)

請問各位,你們覺得“東來說”和“西來說”,哪一種說法更可信?

對於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由於受到疑古風氣和多元思想的影響,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西來說”更可信。一個原本是戎狄的蠻族,為了擡高地位並取得統治中原的正當性,故意捏造歷史,說自己的祖先也是黃帝子孫,而且在上古時代立下很大的功勞。這種強調傳統史書有問題,古代歷史多半為後人偽托的說法,在今天是非常有市場的。

歷史的真相如何,在此不敢妄下定論,但我們不妨從考古發現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一九八二年在甘肅甘谷毛家坪曾經發掘過一批秦人墓葬,時代自西周早期至戰國初期,前後延續七八百年之久。這批墓葬非常特別,隨葬陶器的形態及組合與周人十分相似,可是葬式和周人卻完全不同,但其文化面貌與西戎亦無相近之處。因此從墓葬來看,秦人似乎既不同於周人,但他們恐怕也不是西戎。

二○一一年,考古學家又發掘了甘肅清水李崖遺址,時代自西周早期至晚期,其中包括許多秦人墓葬。這批墓葬中出土的隨葬陶器,以及墓主人的葬式和葬俗都帶有非常明顯的殷商風格。因此從這些發現來看,早期秦人文化與西北的戎狄關系不大,反而與東方的商文化關系密切。

所以在這些考古遺跡被發現之後,原為現代歷史學者所極力主張,認為秦人本是西北戎狄的“西來說”逐漸乏人提起。而傳統說法,也就是主張秦人出於東方古族的“東來說”,開始占據學界主流。

當然,各位可能會有疑問,光從墓葬和考古文化來判斷,就能夠完全確定這件事嗎?不必急,這裏我要再引用一條新的材料,幫助各位來思考這個問題。

二○○八年,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接受了一批捐贈的竹簡,後來被稱為“清華簡”,據專家判斷可能為戰國時代的文書。在這批“清華簡”中有一篇叫作《系年》,其中記載了這麽一件史事:

飛廉東逃於商盍氏。成王伐商盍,殺飛廉,西遷商盍之民於邾,以禦奴之戎,是秦先人。

這裏的“飛廉”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蜚廉。這裏記載說,蜚廉在商紂失敗以後,向東逃到了商盍氏的領地,這個地方相傳就在山東。後來周成王討伐商盍氏,殺掉了蜚廉,還把商盍的人遷徙到西邊的邾去,這些人就是秦人的祖先。邾在哪裏呢?關於它的具體位置,史學家還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認為是在今天甘肅一帶,這也就是後來秦人立國的地方。

為什麽周人要強迫秦人的祖先遷到遙遠的西方去呢?《系年》裏面講得很清楚,“以禦奴之戎”,就是為了抵禦戎狄。換句話說,也就是秦人的祖先被周人當成了炮灰,把他們遷到西方邊境去和戎狄作戰。

周人真是如意算盤打得好!倘若秦人的祖先戰勝了戎狄,則周人就沒有了西顧之憂;倘若戎狄戰勝了秦人的祖先,則周人沒有損失,還去除了隱患。但不知在這一刻,身為戰勝者的周人,是否意料到在八百年後滅掉周王室的,正是這些炮灰的子孫。

從考古發現和“清華簡”出來之後,在秦人起源的問題上,“東來說”基本上就壓倒了“西來說”,成為目前大部分古史學者認可的一個觀點。如果上面這些證據真的可信,那麽這就告訴我們,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輕易推斷古人是造假,這種做法和盲目相信古人別無二致,“迷信”和“迷不信”一樣不可取。

是的,有些歷史確實可能是偽造的,但這並不代表所有歷史都是偽造的。判斷何者為真,何者為假,需要一一具體論證,不能光憑自己的好惡,輕易就下結論。

被遷到西方的這批秦人祖先,後來又如何了呢?《史記》記載,在蜚廉之後,有一位子孫叫造父,他抓住了一個難得的良機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禦,長驅歸周,一日千裏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

當時的周繆王(有的書寫作周穆王)喜歡出外長途巡遊,這就需要一個駕駛高手幫他駕車,更巧的是周繆王這次想去的正是西方。秦人的祖先特別善於駕馭車馬,而他們被流放到西方已經好幾代,對這裏的環境十分熟悉,於是周繆王找到了造父為他駕車西遊。這根本就可以說是為造父量身定做的機會,雙方於是一拍即合。

人生在世,決定你能否成功的,一半是人,一半是天。人的部分就是你的德和能,天的部分就是機遇。光有才能,沒有機遇,只能懷才不遇;沒有才能,等機遇來了,也只能望之興嘆。造父有善禦的才能,還碰上了喜歡出遊的周王,這就是機遇。造父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遇,因此又迎來了更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