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對手(第4/5頁)

但在這個世界上,不被人注意的東西往往很重要。就像大海,浪花很喧囂,很引人注目,卻不重要。

重要的是浪花低下的部分,是厚重無言的大海。

街亭也是無言的。它只是一條路,位於秦嶺之西,卻是漢中的咽喉。占領了它,也就占領了通往漢中以外世界的門戶。

所以司馬懿想得到它,諸葛亮也想得到它。

司馬懿的想法是,占領街亭要路,便可截斷蜀軍糧道,如此,隴西一境,蜀軍不能安守,便要逃回漢中去。蜀軍若回撤,魏軍在小路設伏,可獲全勝;如不回撤,就截斷蜀軍糧道,一月之後蜀軍無糧,全都餓死,諸葛亮也就束手就擒了。

諸葛亮的想法則很簡單,那就是占領街亭,打通通往漢中以外世界的門戶,挺進中原。

現在,兩人要比拼的是誰能夠把想法變成現實。

把想法變成現實需要人去執行。執行力強的人去執行。

曹睿那邊的情況是,派了張郃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引二十萬軍,晝夜兼程往街亭趕。

毫無疑問,張郃是司馬懿戰略意圖的執行者,是個執行力強的人物。

諸葛亮這邊呢?雖然有趙雲、魏延人等,但是守街亭,一個年紀太大,一個有勇無謀,都不是上佳人選。

所以諸葛亮無語了。

這樣的時刻,馬謖挺身而出,要當一回主角。

歷史劇的主角。

諸葛亮還是無語。

一句話,不放心。在他印象中,馬謖是一個謀士而不是勇士。街亭一地沒有城郭,也無險阻,守起來太難了——守住它不僅需要謀略,更需要勇氣。

需要智勇雙全。

更要命的是馬謖還是一個冒險型的謀士。冒險一點好還是老成一點好?諸葛亮不敢把街亭當試驗品拿去做試驗。

他輸不起。

但馬謖卻唯恐自己的人生不能贏。

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證明自己的機會。

現在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卻是與風險同來。

贏了,他將名垂青史,是蜀軍西出祁山的第一功臣;輸了……輸了他就什麽都沒有了。

他的人生輸不起。

蜀國輸不起。

諸葛亮也輸不起。

所以這個遊戲有些殘忍。或者共贏,或者共輸。總之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遊戲。

馬謖決定一賭。他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向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以示自己沒有退路。

這樣的時刻,諸葛亮犯下了他人生中一個重大的錯誤——相信軍令狀。

相信紙上的東西。

相信信誓旦旦。

卻不相信自己的判斷。

就像很多首鼠兩端的人,最後之所以下定決心決斷一件事情,只因為他人的一個表態,對未來的許諾。卻不知道許諾不可靠,未來更不可以預期。

只有自己的判斷或者說直覺才是可以信賴的。

因為這是來自心靈的呼喚。只是這樣的時代,很多人未必能夠聽到。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孤注一擲。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即便他拍板馬謖去守街亭,也還是做了一些預防措施,以增加保險度。

他派副將王平同去守街亭,輔助馬謖決策。

派高翔去守街亭東北的列柳城,一旦街亭危急,便可引兵救之。

派魏延引兵去街亭之後屯紮,以接應街亭。

派趙雲、鄧芝各引一軍出箕谷,以為疑兵,以驚敵心。

這些預防措施同時用上,諸葛亮以為可以彌補馬謖性格當中的那些缺陷了。

天佑蜀軍。

天佑蜀軍啊。

但是,諸葛亮並不知道,他其實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爛泥扶不上墻。位於舞台中心的主角將戲演砸了,配角再怎麽出彩那也是一出爛戲。

令人惆悵的爛戲。

真理掌握在官大者手中

當然,馬謖不承認自己是爛泥。

就像很多懷才不遇的人,不管懷的是不是才,他們幽怨的是不遇。

馬謖也是這樣,自視甚高——告訴你,世界,我來了。

馬謖策馬街亭,雄心勃勃地看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山間小路,覺得要守住它,太容易了。

王平卻憂心忡忡,覺得要守住它,太難了。

這是兩個人的心態差別。性格決定命運,心態也決定命運。只是這時的他們,都還在命運的彀中閃轉騰挪,不知前路將是怎樣的風景。

馬謖說,丞相真是太小心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太小心則自縛手腳,寸步難行。如此山僻之處,魏兵怎麽敢來?

王平說,魏兵敢不敢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妨就在此五路總口下寨,令軍士伐木為柵,建築堅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