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折騰(第3/5頁)

蜀軍方面的出戰將軍是趙雲,魏軍方面是西涼大將韓德領著他的四個兒子並西羌兵八萬,要跟趙雲PK一下。

結果是,他的四個兒子都壯烈犧牲,死在趙雲槍下。此時的趙雲也是七十高齡的老同志了,他是很想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的,果然,一場較量下來,趙老將軍斬獲頗豐,由此更堅定了他發揮余熱的信心。

韓德見狀,臉都綠了。你趙雲這麽幹,不是讓我絕後嗎?便親自上陣,要為兒子們復仇。

復仇的結果是,他也壯烈犧牲了。

趙雲宜將剩勇追窮寇,挺槍直刺夏侯楙。

但是未遂。

夏侯楙跑了。

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跑了。他本來想跑得慢一點,跑出一個指揮官從容不迫的氣度來,只是趙雲的槍實在是太快了,他刺的簡直不是槍,而是寂寞。

是一種如影隨形的不舍和黏糊勁兒。

傳奇即將落幕

夏侯楙驚魂未定。

逃回營寨後他依然驚魂未定。對現在的他來說,消滅趙雲是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任務,否則自己將有性命之虞。

卻是很難。

因為趙雲是傳說中的人物。據說傳說中的人物是不朽的,他們是傳奇故事裏最生動的組成部分,如果輕易死去,傳奇也就不能稱為傳奇了。

夏侯楙一聲嘆息,為自己遭遇如此勁敵。

但參軍程武卻不信這個邪。

參軍程武是程昱的兒子,大謀士之後。在他看來,一個人武功高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武功高強的同時還足智多謀。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幸好趙雲不是。

程武就建議,來日再戰時,先設一個伏擊圈,預伏兩支軍馬在左右。然後再引誘趙雲到伏兵處,痛下殺手。如此趙雲就會死翹翹。

夏侯楙聽了,不為所動。

因為,破綻太多,技術含量太低。

趙雲真的會這麽笨嗎?會輕易上鉤?最重要的是,上鉤後他會不會脫鉤,伏擊圈不是真空密封的,趙雲要想溜,誰能攔得住?

七十歲的老頭了,跑起來卻比兔子還快,這個,不是人力可以算計的。

但程武固執己見。

不為別的,只為別無選擇。

不錯,他提出的這個計謀沒有十分的勝算,但世上事,沒有哪一件是有十分勝算的。更何況,趙雲有勇無謀,他要不上鉤,老天爺都不答應啊……

人生經常的一個困境是什麽,那就是別無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是別無選擇,火中取栗也是別無選擇。程武堅信,他的計謀是當前困境下最好的計謀。如果沒有意外,趙雲將會走到自己生命的終點。

絕對。

百分之百。

夏侯楙依計而行。

不是程武說服了他,而是他自己終於明白這樣的人生哲理——別無選擇。

人生就是別無選擇。

還有更好的計謀嗎?沒有了。所以成不成,就指望它了。他命令手下將軍董禧、薛則各引三萬軍馬在伏擊圈中預先埋伏好,然後自己充當誘餌,去引誘趙雲上鉤。

趙雲其實有一個機會可以避免上鉤的,如果他聽從副將鄧芝建議的話。因為鄧芝覺得,魏兵昨天大敗而逃,今天又沖上來進攻,肯定有不一樣的招數和陰謀。所以要小心謹慎,不要貿然出擊。

趙雲卻很豪邁。

勇將趙雲一生槍林彈雨無數,從來就是靠力氣吃飯。經過昨天對魏軍的摸底考試之後,趙雲的腦子裏就沒有“害怕”這兩個字。

人就是那幾個人,槍就是那幾把槍,還能玩出什麽新鮮的花樣呢?

他不相信。

不相信的一個結果是沖出去了,義無反顧地往前沖。

義無反顧往前沖的一個結果是掉進了伏擊圈,遭遇六萬魏軍的輪番攻擊。

而此時趙雲手下的人馬只有一千。

趙雲這才知道,人生充滿意外,有時候往前沖不如原地不動來得穩當,而豪邁與自信有時候是可以害死人的。

但是命運的獠牙已經展露無遺,即便他武功蓋世,也不能沖破六萬人圍起來的銅墻鐵壁。一切已是追悔莫及。

趙雲閉上眼睛,仰天長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很有死不瞑目的意思。

至此,傳奇即將落幕,繼關羽、張飛之後,這個亂世中碩果僅存的傳奇人物差不多可以看到自己的結局了。這個很殘酷,簡直稱得上咎由自取。只是如何評價這樣一個結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奇不再有,這個亂世變得一點都不好玩。留下的或是碌碌無為之輩或是精明得不犯一點兒錯的人。他們沒有缺點,也就沒有魅力,成為這個亂世可有可無的背景人物,而不是熠熠生輝的主要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