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局和入局(第2/4頁)

曹操這才知道什麽叫英雄所見略同。荀攸和郭嘉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他立刻接受了辛毗的降書,並請他喝酒。一時間很有兄弟一家親的感覺。

但是曹操就是曹操,任何時候多疑都是他的本能。特別是在酒精刺激之下。

他問辛毗,袁譚是真投降還是詐降?袁尚的兵,我們可以戰勝他嗎?這真是一些奇怪的問題,起碼在辛毗聽來是這樣。辛毗以為,以曹操的智商,是不可能問他這些問題的。

因為他是辛毗,是袁譚的使者。曹操如此發問,自然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答案。可曹操卻煞有介事地問了,表情誠懇,做推心置腹狀。

曹操似乎在賭一種可能性——辛毗是性情中人,會告訴他真實的答案,甚至會和他惺惺相惜。沉默。歷史在這裏陷入了沉默。

曹操也沉默,在沉默中等待辛毗的表演。曹操將他的多疑以誠懇的方式表達得淋漓盡致,毫無破綻,令人拍案叫絕。

辛毗開始表演了。他的確是在表演——因為辛毗接下來的回答與其身份毫不相符。他是這樣說的,明公啊,你別問此事是真是詐,真與詐在這裏沒什麽用。天下事要緊的是什麽,不是事,是勢。我們不妨來論一論勢。袁氏一族連年喪敗,謀臣內訌,兄弟反目,國分為二,再加上饑荒連連,這是老天要滅袁氏啊。現在假如明公提兵攻冀州,袁尚不回來救的話,就失巢穴;如果救,那袁譚就會在屁股後面跟襲。所以袁尚必死無疑。明公也許擔心誰是最後的勝者,以明公之威,擊疲憊之眾,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這個答案,還要他人告訴你嗎?我們再來看荊州。荊州是豐樂之地,國和民順,不是一下子能夠打掉的。對比內憂外患的河北,當此時也,我認為應棄伐荊州而圖河北。河北搞定,天下霸業可成。願明公詳察之。

曹操心裏一下子就爽歪歪了。

因為辛毗這個答案,說到他心裏去了;辛毗的這個表演,正是他所需要的。雖然老話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可曹操以為,酒精也是可以識誠臣的。

當然,在心底裏,曹操把這看作是他多疑的收獲。他扔掉酒杯,抱住辛毗大叫道:“恨與辛佐治相見之晚也!”

辛毗也是淚眼漣漣,很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意思。

飯要一口一口吃,人要一個一個收拾

世上事總有意外。在曹軍渡河之際,袁尚知趣地逃回冀州去了,使得曹操和袁譚前後夾擊的計劃落了空。

但曹操以為,自己還是有收獲的,因為袁譚正兒巴經地向他投降了,臉上的表情沒有一絲慌亂。

曹操投桃報李,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袁譚。雖然這樁政治婚姻很有霸王硬上弓的意思,可袁譚卻覺得可以理解:非常時期,要精誠團結,精誠團結啊……

後招卻如影隨形,直向袁譚壓來。曹操拉攏了兩個人:呂曠和呂翔。此二人是袁譚新收的將才,來自於袁尚陣營。袁譚不知道他倆的政治忠誠度。

曹操知道。因為二呂向他獻寶來了,將袁譚送給他們的兩顆將軍印暗送給曹操,並且不說一個字。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此二人要是去搞藝術,當是個中高手。

但曹操很快就知道了袁譚為什麽要送給二呂將軍印——是郭圖出的主意。郭圖這樣對袁譚說:“曹操以女許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賞呂曠、呂翔,帶去軍中,此乃牢籠河北人心。後必終為我禍。主公可刻將軍印二顆,暗使人送與二呂,令作內應。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圖之。”

曹操發達的間諜系統幫他破譯了來自袁譚陣營的最高機密,同時也幫他破譯了人心。人心似水,無法掌握。所謂的政治婚姻,並不能改變那個叫袁譚的人的心。

曹操最終沒有接受二呂的將軍印。因為這樣的時刻,曹操認為不接受比接受好。他需要麻痹袁譚那顆蠢蠢欲動的心,起碼在破袁尚之前。飯要一口一口吃,人要一個一個收拾。如今的局面是曹操自找的,他需要做出輕重緩急的安排。

二呂依舊是他的人,雖然表面上拿著袁譚的將軍印。就像人世間的很多事情,名正不能言順,最後的底牌打死我也不露。

唉,這樣的時代,說到底人人都有一張底牌,人人做無辜狀,忠誠狀,而最後的翻臉只能出現在最後的時刻。所謂周旋到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曹操無限惆悵地做如是想。

審配又向袁尚獻計了,只是這次的計謀是致命的。他勸袁尚進兵平原,急攻袁譚。所謂先拿下袁譚,然後破曹。

這實在是一個昏招。因為不管是拿下袁譚還是破曹,對當前的袁尚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