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京夢魘(1937年12月) 棄城

1937年12月11日,抵達廬山的蔣介石被身邊的無線電機要人員告知:已經收不到南京的消息了。

就在這一天,蔣介石留在南京的兩個貼身衛士班,在隊長俞潔民的帶領下出了挹江門,在下關坐上自己掌握的一艘火輪向上遊九江開去。這是南京圍城後第一隊脫險的人。不是沒有唐生智的命令誰也不許走麽?但俞潔民是蔣介石的貼身衛士長,把守下關的宋希濂也不敢攔。

這天晚上,蔣介石得到安徽當塗陷落的消息。當塗在哪?蕪湖和南京之間。也就是說,日軍已經完完全全地完成了對南京的包圍。如果不放棄南京,守城部隊基本上會被日軍圍殲。但蔣介石這邊跟南京的通訊已中斷,他只好電令在長江北的顧祝同,叫他轉告唐生智,原話是:“如情勢不能久持,可相機撤退。”

一個電話打過去,正好是唐生智接,顧祝同叫他11日晚先渡江,同時向各部隊下達突圍命令。但唐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先走,雖有蔣的口頭傳話,但畢竟不是白紙黑字,將來他必成為媒體和民眾心中的逃將,有一萬個嘴也說不清楚,所以他告訴顧祝同,必須召集司令部會議,向將領們傳達蔣的命令。

在顧、唐通電話的當夜,南京槍聲不息,市民們伏在家,於黑暗中繼續忍受煎熬。在外面,蜷縮在寒冬馬路上的是無家可歸的難民,以及從前方陣地上撤下來的痛苦呻吟的傷兵。此夜天空暗無星鬥,有的只是炮彈滑過後恐怖的聲音和爆炸時慘白的光亮。

遙望紫金山,那裏的戰鬥已進入白熱化。

唐生智是12月11日晚上11點接到顧祝同電話的,3個小時後,也就是12日淩晨2點,他在自己的公館召集副司令羅卓英、劉興,以及參謀長周斕和參謀處長廖肯等人開會,將撤退的命令通告諸人。短暫的會議結束後,唐叫參謀處長廖肯、作戰科長譚道平迅速起草撤退計劃。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撤退計劃的擬訂,成了對參謀們的一次大考。

12月12日傍晚5點,唐生智召開會議,但他沒馬上下達撤退令,而是先問與會將領:在一部日軍(第23聯隊肥後盛英中隊)已攻入中華門與水西門之間城垣的危局下,是否還能對南京進行有效守衛?

此時,南京環城處處激戰,衛戍司令部的氣氛緊張到極點。由於不是蔣介石直接向唐下的命令,所以老唐還是留了個心眼,叫各部隊長分別代表自己的部隊在撤退令上簽字:

人們好像都不願意第一個簽。過了一會兒,第66軍軍長葉肇說:情勢危急,我先簽。

隨後,周瀾簽了。第三個簽字的是孫元良,第四個是宋希濂,隨後俞濟時、鄧龍光都簽了字。王敬久則一個勁地抽煙,最後也簽了。

按桂永清的說法,在一片沉默中,他站起來說:城防左側(烏龍山、幕府山一線)並沒有多少敵人,紫金山的大部分陣地仍在手裏,中山門外的四方城到白骨墳雖處於激戰中,但敵人並沒突破防線,而光華門更是牢固,只有中華門與水西門一線告急,但可以派教導總隊的預備隊去支援。

唐生智這時候從口袋裏摸出蔣介石通過顧祝同下達的命令:宣布放棄南京。

沒人知道唐生智此時的心情,因為他曾宣布要與南京共存亡。同時,他也對蔣介石說過:沒你的命令我決不撤退。現在命令也來了,撤退似乎順理成章。

唐在會上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戰爭不是在今日結束,而是在明日繼續;戰爭不是在南京衛戍戰中結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區無限地延展。請大家記住今日的恥辱,為今日的仇恨報復。”

唐生智終於沒有做到死守南京。他此前采取的一切背水一戰的措施,開始慢慢顯露出惡果了。

唐生智叫人下發了參謀處擬出的撤退計劃,原則是大部(從正面)突圍,一部過江(從下關渡長江北撤)。命令如下:

一、敵情如貴官所知。

二、首都衛戍部隊決於本日晚沖破當面之敵,向浙、皖邊區轉進。我第7戰區(新成立戰區,由劉湘任司令長官)各部隊刻據守安吉、柏墊(寧國東北)、孫家鋪(宣城東南)、楊柳鋪(宣城西南)之線,牽制當面之敵,並準備接應我首都各部隊之轉進。蕪湖有我第76師,其南石炮鎮有我第6師占領陣地,正與敵抗戰中。

三、本日晚各部隊行動開始時機、經過區域及集結地區,如另紙附表規定。

四、要塞炮及運動困難之各種火炮並彈藥,應徹底自行炸毀,不使為敵利用。

五、通信兵團,除配屬外部隊者應隨所屬部隊行動,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信器材及城內外既設一切通信網,應協同地方通信機關徹底破壞之。

六、各部隊突圍後運動務避開公路,並須酌派部隊破壞重要公路、橋梁,阻止敵之運動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