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古代日本人吃什麽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這說出了一句大實話:對老百姓來說,有沒有飯吃、吃飯吃什麽是天大的事情。作為東方飲食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有八大菜系,各式菜肴都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在中國吃貨們的食譜是越來越豐富了。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各國菜肴中,日本料理作為一個極為鮮明的存在,獨特而自成一家。一說起日本料理,大家立馬就會想到生魚片、壽司、大醬湯、納豆這些具有日本特色的食物,還有其獨特的清淡口感,精致優雅的餐具,整齊用心的食物擺放方式……這些都是日本料理所獨有的標簽。而如果細究下去,你會發現日本料理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簡單而完整的日本史。

日本的原始社會叫作繩文時代,相當於中國的上古至戰國時期。之所以叫“繩文時代”,是因為考古學家在這個時期出土的陶器上發現了草席和繩索的印痕(這是陶器胚子制作完成後放在草席上陰幹時留下的,燒制之後這種印痕就永遠留在陶器上了)。這一時期還是石器時代,人們過著采集狩獵的生活,到處摘野果、挖野菜,山裏人偶爾撞大運能夠打到一頭野鹿、一頭野豬,海邊的人則是下海撈魚撿貝殼過活兒。當時的人們還不會種田或放牧,完全是靠天吃飯。根據日本最新的考古發現,繩文時代人們的大多數食物都來自自然生長的植物,比如栗子、橡樹籽、蕨類植物、蘑菇等,大概有60種。而真正通過捕獵所得的食物很少,能吃到一次肉很不容易。因為食物來源非常不穩定,而且植物性食物的熱量比較低,所以繩文人的壽命比較短,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

繩文時代之後日本迎來了彌生時代,相當於中國的戰國至西晉時期。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考古學家在東京的彌生町發現了這個時代的代表性陶器。早期的日本人苦撐了1萬多年,終於走過了繩文時代食不果腹的苦日子,迎來了彌生時代的幸福曙光。而照進日本混沌期的第一縷曙光,就是從中國透過去的。

考古學家已經基本認定,在7 000年前,中國的長江下遊出現了水稻的種植。之後大約在3 000年前的殷周之交,稻米的種植隨著人口的流動出現了轉移,最終通過朝鮮半島傳到了日本,這時正值日本的彌生時代。因為日本屬於海洋性很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降雨豐沛,比較適合種植水稻,加上稻米的產量比較高,也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營養,因此這種先進農作物迅速風靡島國。糧食產量提高了,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多了就能提供更多的勞動力,這樣就能進行大規模的分工勞作;又由於分工的不同而產生了階層,有了階層最後就形成了國家。可以說稻米的傳入,大大推動了日本的歷史發展進程,日本文明終於出現了飛躍。

日本的古代神話裏,對稻米的流入也有記載。《日本書紀》的神代卷裏寫道,天照大神從天庭帶來了在高天原上栽培的稻穗,交給他的子孫(天皇)並說“你就用這個來養活你的國民吧”。所以在古代日本,種植稻米是件非常神聖的事情,因為這是在執行神的旨意。同中國一樣,古代日本也是農業社會,以農時為基準形成了各種節氣,這些節氣流傳至今,日語中叫作“祭り”(節日)。“祭”都是跟神靈有關的事情,古代日本人利用各種“祭り”同神明溝通交流,匯報工作,或是報告農事進展,或是祈雨求風,或是感謝神明賜予好收成。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自稱天照大神的子孫,所以種植稻米不僅僅是敬神,也成了效忠天皇的一種表現,“二戰”期間日本還有“士兵上戰場,農民勤種田”的口號。順便說一句,一直到日本戰敗前,很多日本人還認為天皇是現人神,也就是活著的神,所以對他非常恭敬。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1946年1月1日,美國人就讓昭和天皇專門發表了一份特殊的新年致辭,通過廣播向全日本播送,這就是著名的《人間宣言》。這裏的“人間”是“人類”的意思,昭和天皇承認他也是普通人,而不是神,當時有很多日本人跪在地上聽完了《人間宣言》,之後淚流滿面。也許,正是因為摧毀了天皇作為神的終極權威,美國人才能建立新的權威,最終放心地在日本實行統治。

總之,稻米種植自從傳入日本起就一直是一項神聖的工作,日本人的主食也一直是稻米,沒有哪一種其他農作物能代替稻米在日本的地位。日語中管米飯叫“禦飯”(這個詞泛指一切飯食),“禦”原來是專用在神或者天皇身上的尊敬程度極高的敬語,而這裏的“飯”指的就是稻米,這大概是稻米神聖地位最直接的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