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與時俱進”的神道

在日本歷史上,神道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時代,神道都依照當時的時代背景被賦予不同的含義,並且和不同的外來宗教混雜在一起。

在最開始,神道的主要內容是精靈崇拜,“精靈”的意思是靈魂、精氣。精靈崇拜認為世界上的人、動物、植物,甚至風、雨等自然現象都有平等的靈魂,在這當中最受人尊敬的是地、水、火、風這四大精靈。

隨後日本進入農耕時代,神道發生了轉變。在以前,火是四大元素裏最重要的,但在農耕時代,人們開始重視培育了稻子的太陽和水。同時,對於替自己開辟了耕地的祖先的信仰也開始高漲,於是祖靈信仰誕生了。

前面說到,日本的神大體上可分為天津神和國津神兩個體系,而且以天照大神為代表的天津神要比以大國主神為首的國津神尊貴。這個思路和5世紀從朝鮮半島傳來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關聯。大和朝廷在建立初期以人人平等為主要觀念,地方豪族擁有很大的獨立性,皇室和豪族之間並沒有很強的階級差別。但在後來中央集權的過程中,中國的“天神地祇”的說法成為其中一個靈感來源。神道因此融入儒家思想,有了“天神”和“地祇”的差別。

同一時期從儒家思想中吸收的還有“禮”這個概念。中國有《周禮》、《儀禮》、《禮記》“三禮”,大和朝廷從“三禮”的思想中學習了禮儀。7世紀的天武天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完整的祭祀制度,原本由各地首長自發舉行的祭祀活動開始由朝廷統一管理。祈年祭、新嘗祭這些日本皇室每年舉辦的儀式就是從那時開始創立的。

在儒教和神道積極融合之時,道教也在和神道發生著各種反應。道教是一門以老子和莊子的學問為基礎,融合了很多中國民間信仰的宗教,主要是由當時從中國和朝鮮半島到日本的外國人帶去的。但是相比儒教而言,道教和神道的融合潛移默化,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把關羽作為生意昌隆之神的關帝廟。

和儒教、道教相比,佛教帶給神道的影響要全面而深刻得多。從6世紀中葉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開始,這兩門宗教便開始了持續的相互影響、融合的過程。7世紀初,日本各地修建起了法隆寺等大型寺廟,神道受到啟發便模仿建立了神社。再到後來,神道又模仿佛教中的佛像、佛畫、佛經,發展出了神像、神畫、祝詞等。讓神道和佛教進入更深層次融合的是發生在平安時代的“神佛習合”。

當時,在日本宣揚佛法的一部分高僧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佛祖為了拯救眾生會重生無數次,日本的神其實就是佛祖轉世的其中一個形態。例如,前面提到菅原道真就曾經被一些僧人說成是佛教中十一面觀音的轉世。這種觀念很快在日本民間廣泛流傳開來。大家開始普遍認為神是另一種形態的佛,很多人開始在神社向神許願。這種“神佛習合”的現象直到明治時代政府推出“神佛分離”的政策才慢慢消失,但“只要向神許願,願望就能夠實現”的佛教觀念還是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