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拜得名師(第3/3頁)

當下再命來福將茶具、墨具等物捧至亭中。

謝裒亦好茶道,待見器皿精美繁多至斯,一時驚怔。

劉濃笑道:“老師,弟子粗通茶道,可否烹茶一壺,寥敬心意?”

“哦,瞻簀竟通烹茶,快快行來!”

謝裒大喜,忙命行茶。

劉濃淡然一笑,將各色茶具擺放於正中矮案,就著滿場驚疑的目光,調水弄火便行烹茶。寬袖翻卷似浪、巧弄爐火,若行雲似流水,眾人眼花繚亂。

待得清縷徐徐時,復見茶煙千朵。

初時,眾人尚可微笑自持,不消片刻,則紛紛沉入行茶的神韻中難以自拔。亭內極靜,唯余水泡破裂噗噗、雨打竹葉聲。

袁女皇輕柔的眸子緩緩拂著美郎君,嘴角微彎;袁女正則不同,明亮的眼睛一瞬不瞬,嘴唇嚅動開闔,亦不知在說甚;謝真石恬靜的笑著,神情溫雅,仿若置身於雪後山谷;謝裒緩扶著短須,若是細辯,節奏與劉濃行茶一致;其余郎君則各呈不同,難以逐一述之以言。

待品嘗了劉濃的茶,謝裒單手輕輕拍案,眼中明光閃爍,嘴裏則贊不絕口:“妙哉!妙哉!昔日所飲,皆是粗鄙之物,僅為解渴去膩也。而瞻簀此茶,烹茶時,恍若明心見性;品茶時,令人悠然忘俗。嗯,其間蘊養之理渾若天然,若是深索明探,或成一道矣!”

“然也!”

“此茶,不似物也!”

眾人深以為然、不吝稱贊,便是小謝安亦覺劉濃之茶甚是好看、好喝。劉濃團團一揖,灑然一笑,東晉以前,茶之一物多為去膩拔腥之用;東晉之後,僧人采茶山中,因感念霧雨養茶、襟袖沾幽之意,從而延伸禪茶一道,行茶時,將心神意賦於茶中自成一味,而那養鶴的支遁支道林便深諳此道。

午食之後,雨歇。

劉濃向謝裒請教書法,謝裒大手一揮,笑言:以後時日尚多,何必急在一時!反命其至院後閑逛。劉濃心中極是費解,但不敢有違師命,遂由隨從引領,轉廊走角繞至後院。

將將踏入後院,便見院中鋪著葦席、擺著矮案,案上置著筆墨紙研等物,三個小小郎君齊齊跪坐於案後,目光則投向院中老樹,眼睛一眨不眨,腦袋卻頗具節奏的一晃一晃。

咦!

劉濃心中甚奇,悄悄邁至小謝安身側,微微一笑,正欲出言問詢。

“噓!”

小謝安伸出兩根手指,輕輕在唇一靠,滴墨般的眼珠轉動三下,緩緩轉眼投向老樹,不作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