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風兮雲兮(第3/3頁)

車夫大急,上前三步,掏出懷中枚銘牌一晃。

甲士匆匆一瞥,皆驚!

“郎君,請進!”

“唉!”

少年郎君渭然長嘆,瞅了瞅朱門白墻,搖頭晃腦的踏入其中。

車夫見自家小郎君順利得入,長長舒出一口氣,抹去腦門細汗,心道:尚好,總算將小郎君送來矣!如此,我亦可安然回返,稟報……

與此同時,一間寬潔的雅室內,二十來名上等世家子弟分落四座。其間涇渭分明,隱然列作兩派,一側以謝、袁為首、一側以王、蕭為首,兩方少年郎君互瞅彼此,卻甚少交談。

突地,有人踏進室中,環眼將四下一掃,眉頭漸漸擰簇,匆匆行至一名王氏子弟身側,低問:“逸少呢?”

“阿叔,不知……”

“唉!”

那人將袖猛地一揮,挽在身後,疾疾踏出。

“咚!咚!咚!”

鐘聲連續三響,十來名飽修詩書的老儒自遠處成列徐來。人人面色沉凝,裝束皆作一致,青冠方正、白紗儒袍。一遇風起,漫飄。

邁至高台上,肅立。

排列於台下的上百少年郎君方才得見,這群老儒每人手中皆捧著一摞竹簡。想來,應是聖人之書。

而後,再有四人並肩行來,劉濃識得其中之一,正是謝裒。

四人默行於高台,靜立。

倏爾,中有一人踏出,環顧台下,朗朗作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致柔,而動也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每念一句,台下上百郎君亦跟著詠誦。

霎那間,天上、地下,盡是鏘鏘之音,連綿作城、恢宏成勢,中有浩然之氣,回蕩於野。

有人眼尖,看見遠遠的雅室之中,眾位高門精英亦縱聲誦念。

待得最後,謝裒肅言:“今方佳和,在列之君,皆為少年。少年者,修心修身於懵爾,彈冠不盡,浩音非絕,今方為續,理為代聖人而行道矣!修修之竹,拔拔之松,壟生於野,苗生於圃,在列之君,皆為其中爾!明經之策,束其所才,聚其所知,是為正道矣!”

稍頓,眼光徐徐漫過場內、雅室百子,朗聲再道:“會稽學館,八月逢八,開館。考核,仿明經而行射策!”

“射策?”

“竟是射策!”

“莫非,莫非王公真欲復《國子》、《太學》爾……”

“然也……”

一時間,台下,哄然而嘩。

往年皆是由謝裒等出上、中、下三類題,再經由老儒依據考生家世背景臨時擇題,或作文章,或行書帖,亦或擇論而辯。如此一來,儒師面對自家與別家子弟,待遇便有所不同!切莫小覬這擇題,世家子弟習書總有偏頗擅長,儒師只需在擇題時稍加變動,往往便差以毫厘、失之千裏。

而射策乃漢時拔擢任令之策,在行核之前,將所有考題書之以策,再存策於箭囊中。考核時,學子逐一上前領取箭囊,依其題而答之。此舉頗為公允,到得西晉時,此項制度尚有余行。當然,亦並非一視同仁,國子、太學之題便是兩類,概而言之,國子之題較易,太學之題較難。而今看來,雅室中的高門子弟,是以國子生待之;至於台下這些中等世家,則以太學生而言之。

褚裒瞅了瞅那些面色大變的世家子弟,附耳笑道:“瞻簀,如此亦好!至少,你我與在列諸君皆一致爾!”

“然也!”

劉濃淡淡點頭,微微而笑,牛車既踏出華亭而至會稽,莫論何種考核,皆勢在必得!不然,豈非有負終年苦讀、飽修詩書!

“肅靜!”

謝裒沉聲作喝,眉間微微一皺,神情頗是不耐,待得四野歸靜,冷聲道:“便是如此!若再有異意者,請出爾!”

言罷,揮袖而退。

當下,十余老儒捧簡而出,拆掉簡線,將一枚枚竹簡置於囊中,原來這些並非竹書,而是考題。

稍後,侍者將上百名郎君分別引至四所大院,其間擺著葦席、矮案、筆墨紙研。

待得眾郎君落座後,則依適才所發序號,徐徐上前領取箭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