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化政策:從列寧到戈爾巴喬夫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馬龍閃

蘇聯的解體和瓦解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麽才是一個國家鞏固和強大的最重要因素?是以GDP為標志的經濟實力呢,還是以核武器為標記的軍事實力?這兩樣東西,蘇聯在當時世界上都是不算差勁兒的,非但不差,還是可以與美利堅一比高低的。可是,為什麽竟嘩啦啦如大廈傾,一夜之間就分崩離析了呢?有人著眼於政治,著眼於黨,這也是不錯的;但決定一個國家鞏固和強大諸因素中,比政治,比黨更深層次的因素,還存在不存在?歷史表明,這種更深層次的因素是存在的。那麽,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麽呢?

目前,人們都在談論文化軟實力,都在思考怎樣實現文化軟實力的強大和崛起。在具有一定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前提下,在決定一個國家鞏固和強大諸因素中,文化軟實力應該是屬於更深層次的因素,因為政治的清明,一個黨的強大,也是決定於與之相關的文化軟實力因素的。

那麽,怎樣才能培植、塑造文化的軟實力呢?世界歷史經驗表明,只有通過文化上的創新,才會有文化的強盛,才會有文化軟實力的巨大影響。

那麽,怎樣才能實現文化的創新呢?文化的創新,不外包括理論的創新、制度的創新、科技的創新,而集中一點,就是人文精神的創新。

再回到蘇聯國家解體的問題上來。那麽,蘇聯解體的最終原因究竟是什麽呢?按照上述邏輯推斷,這個最終原因,就是比黨、比政治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軟實力問題。因此可以認為,缺乏文化軟實力,缺乏文化創新,就是蘇聯國家解體和瓦解的最深層的原因。

蘇聯是一個意識形態化的國家,蘇共是一個意識形態化的黨。意識形態滲透在蘇聯國家機構體制和黨的機體的每一個毛孔中,所以,意識形態在蘇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每一步驟中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當其意識形態反映並適應現實需要,能促進文化創新時,它就能極大地推動黨和國家的發展進步,反之,它就束縛和扼殺文化的創新,成為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阻力。因此,我們在研究蘇聯發展壯大、興衰消亡的過程中,就必須把影響文化創新的蘇聯意識形態及其演變的歷史、文化政策及其沿革的歷史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來加以考察。

蘇聯是列寧主義的故鄉。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上,蘇共執政早期曾是一個以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黨,因而朝氣蓬勃、興旺發達,以其先鋒隊的資格領導蘇聯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但因忽視自身改造,逐漸失去思想文化上的先進性,而變為一種僵化教條、因循守舊、安於現狀、不思變革、阻撓改革的勢力,最後終於落後於時代而為人民所拋棄,走上了衰亡的道路。蘇聯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蘇聯文化政策的沿革和意識形態的演變對其興衰命運有重大影響,因此,我們研究蘇聯興亡的根源,應對此加以重點的考察。

蘇聯文化政策的沿革,可以分為十月革命初期至20年代末期的文化政策,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即斯大林個人權力時期的文化政策,以及赫魯曉夫時期、勃列日涅夫時期和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文化政策幾個主要階段。現在,讓我們對各個階段的情況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