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不同聲音: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研究

內蒙古師範大學 郭永勝

伴隨著現代政治生活而產生,具有西方語言色彩,最初西方媒體頻繁使用,後來也出現於蘇聯報刊的“持不同政見者”一詞,俄語為диссидент,英語為dissident。該詞源自拉丁文(dissidens),含義為“脫離國教者”,它的俄文同義詞是инакомыслящий。由其辭源可以看出,該詞最初只具有宗教教派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等同於“異端”、“歧見者”,但今天它已經沒有指稱宗教派別的意思,它成為“對那些公開反對蘇聯政府的行動或者表現出其他為政府所不容的社會積極性的蘇聯公民而采用的一個術語。”[1]一個古老詞匯已被賦予新的生命,但它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含義卻因其辭源而更加具有象征意味。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黨和政府一貫宣稱政治生活高度民主,言論自由,充分發揮人民當家作主積極性是蘇維埃新社會的基本特征。然而,正是在追求這種目標的蘇聯出現了經久不息的“持不同政見者運動”,尤其是在政治敏感度相對弱一些的自然科學界大量湧現持不同政見者,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反常情況,其中的歷史啟示是什麽?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晚期80年代初期,曾經在一些內部和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翻譯和編譯了一些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的文章、觀點。例如1979年出版的《蘇聯問題譯叢》第三輯刊登的《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的各種流派及其目標》。[2]1980年《編譯參考》編輯部出版的《蘇聯持不同政見者論文選譯》。[3]這些文章大都是介紹與資料性的,對國內初步了解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的情況起了一定的作用。

與此同時,我國也陸續翻譯出版了蘇聯著名持不同政見者羅伊·麥德維傑夫的《論蘇聯持不同政見者》[4],若·麥德維傑夫的《蘇聯科學》[5],以及二人合著的《誰是瘋子?》[6]、《政治日記》[7],索爾仁尼琴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8]等作品。這些著作的翻譯和出版,尤其是2002年沈志華任執行總主編的《蘇聯歷史档案選編》(34卷本)的出版,為研究這一課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限於國內的條件,對這一問題的系統研究暫時尚未展開。

在西方,早在20世紀70年代即有人開始關注這一問題。1972~1978年在西德慕尼黑城編輯出版了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私下出版物文獻集》30卷[9];1977~1984年在紐約出版了《蘇聯協助執行赫爾辛基協議小組文獻集》9卷。[10]這些文獻集的出版,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像П.葉戈洛夫的《什麽是民主共產主義》[11],С.左林的《列寧格勒提綱》[12],關於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案件的《白皮書》[13]和А.金茲伯格等人案件的《四個人訴訟程序》[14],揭示1968年蘇聯知識分子反對政府出兵鎮壓捷克遊行真實情況的《中午:1968年8月25日紅場上的遊行事件》[15]等資料,大都保存在這些文獻集中。此外,流亡國外的蘇聯持不同政見者在西方出版了許多有關這方面內容的著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是Л.М.阿列克謝耶娃1984年在美國出版,1992年俄羅斯再版的《蘇聯持不同政見史》[16]一書,作者利用大量翔實可靠的原始資料,結合自己持不同政見者的親身經歷披露了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以及黨和政府鎮壓它的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而且,對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的很多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在蘇聯,由於種種原因直到蘇聯解體後,學者們才開始關注這一問題。近年來出版和重印了一大批這方面的文章和論著,尤其是幾年前紀念碑網站將持不同政見者運動最為著名的私下出版物——《時事紀事》65期刊物[17],全部在自己網站上發表,其中有兩期竟是當時已經編輯打印就緒,但由於克格勃的壓力而沒有面世的珍本。1968~1983年一直堅持出版的《時事紀事》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的歷史提供了基礎,正如網站建立者評述的那樣:“《時事紀事》從來沒有失去自己作為持不同政見運動編年史的地位。”[18]

1998年俄羅斯《歷史問題》雜志發表了薩維利耶夫《蘇聯1950年到1970年持不同政見者運動政治特點》一文,作者利用大量的档案資料,從革命者和持不同政見者的不同視角出發,通過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圖書館學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視了持不同政見者運動亞文化的特點,以及私下出版物創作和流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