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獨戶住宅:幹部與群眾住房差距加大

國內戰爭時期實行的“軍事共產主義政策”,在國內引發了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以俄共(布)十大為標志,蘇維埃俄國開始轉入新經濟政策時期。1922年8月,俄共(布)第十二次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黨的領導幹部的物質狀況》的決議。該決議統計,黨的領導幹部包括中央和區域機關、省級機關、縣級機關、支部書記共計15325人。“鑒於目前黨的領導幹部的物質狀況非常不能令人滿意,因此,代表會議認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措施之一,即是通過地方執行委員會保證所有上述同志的住房。[48]筆者認為,這一決議對領導幹部住房形式的轉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但還需要其他档案材料予以證實。以此為契機,當國內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形勢徹底消除、蘇維埃俄國的經濟開始復蘇的時候,領導幹部立即脫掉禁欲主義外衣,拋棄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的生活方式,紛紛搬出國內戰爭時期那些“集體宿舍”,按照官位等級享受獨戶住宅,與普通群眾的居住條件迅速拉開了差距。

早在1917年12月1日,列寧就在政府決議中簽署:人民委員家庭成員的住房每人不得超過一間。[49]這是一個只對房間數量予以限制卻沒有明確面積標準的決議。從下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領導幹部的住宅分配中普遍貫徹這一原則。

新經濟政策期間,由於國家無力承擔維修、管理住房的責任,於是將革命勝利初期收歸城市所有的一些中、小房產發還原主,並允許住房的買賣和租賃。但是,有許多住房,由於其政治上的特殊性,仍然屬於市有住房。領導幹部就居住在這樣的市有住房裏。

莫斯科的領導幹部居住在克裏姆林宮和政府樓裏。在1920年代,高級官員集中居住在克裏姆林宮,如斯大林、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安德烈耶夫、米高揚等許多政治局委員及其家屬都在此居住。1919年時列寧就已經在克裏姆林宮擁有非常大的6個房間的住宅,其中4個房間為家庭成員使用,還有一間是廚房,一間女仆的房間。[50]前面提到列寧一家人從1918年3月12日開始在1號蘇維埃樓居住,推算下來,列寧在1號蘇維埃樓的居住時間應該在一年左右。В.Ф.阿利盧耶夫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的姥姥О.Е.阿利盧耶娃居住在卡瓦列裏斯基樓房裏,捷爾任斯基的妻子С.西吉茲蒙多夫娜和她是隔壁鄰居。離她們不遠的另一棟樓房是米高揚的住宅。斯大林和К.Е.伏羅希洛夫的住宅位於克裏姆林宮裏。”[51]需要指出的是,米高揚在兩個兒子結婚後,協同全家連同他的外甥一起搬進與這套住宅並排的、格局一樣但是面積更大的住宅裏,共有8個房間。[52]Н.А.米高揚在回憶錄中寫道:“莫洛托夫住在我們這個門的三層,我們家住在二層……同樓梯並排的是平穩而又美觀的電梯。古老的大理石台階鋪著帶有黃花的紅地毯。只能在政府的建築裏才能見到類似克裏姆林宮那樣的路面。”[53]

克裏姆林宮整個建築是一個長走廊體系,左右兩邊都是房間,天花板很低。房間的墻壁用木頭包上,用暖氣和貼上瓷磚的大壁爐取暖。住宅裏一律都是套上白布套的柞木家具,家具是屬於國家的,都掛著鐵牌子。住宅通常是由臥室(每個家庭成員一間)、餐廳、圖書館和領導人的辦公室兼臥室組成的。斯大林的住宅就是如此,它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兒童區域,包括瓦西利和斯維特蘭娜的兩個臥室、公共餐廳和圖書館。第二部分是斯大林本人的區域,包括斯大林的房間、副官的房間、餐廳、圖書館、辦公室兼臥室,都是門對門的一排房間。[54]雖然克裏姆林宮的居住面積很大,並且住宅、家具都是免費使用的,但是,黨的高層領導人並不喜歡這個住所,他們都希望盡快搬離此地。Н.А.米高揚這樣寫道:“克裏姆林宮的生活好像與世隔絕。我們好像生活在孤島上,但這不是引人入勝的孤島,而是被紅磚墻隔離開的沉默的監獄。克裏姆林宮裏荒無人煙……好像神話裏的惡魔法師給宮殿施了妖術,宮殿裏所有的人都永遠地睡著了。總是有一種神秘感和緊張感。”[55]據筆者分析,高層領導人希望離開克裏姆林宮的主要原因有兩點:①住所的一草一木都是屬於國家的,住戶沒有歸屬感;②領導人非常不喜歡這種門對門的走廊體系的住宅,似乎又回到了住房公社時期。

克裏姆林宮還有自己的電影廳。阿利盧耶娃回憶道:“在克裏姆林宮原冬季花園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電影廳,從這裏有個過廳通往舊宮。午飯後,也就是晚上9點我們去看電影。當然這對我是太晚了,於是我就死活懇求要去……於是我就走在這大隊人馬的前面,朝著那一個人也沒有的克裏姆林宮的另一端走去。我們後面,一對裝甲的專用汽車慢慢地爬行,再後面是無數的警衛人員……通常要看兩部或更多的片子,看完電影是夜裏兩點鐘……有多少好片子在克裏姆林宮的小銀幕上首次放映呀!許多蘇聯最優秀影片的第一個鏡頭都是在克裏姆林宮的電影廳出現的……在戰前時期,還沒有批評電影和強迫改拍的作法。一般的情況是大家看看,也就批準,於是影片就可以上映了。如果不完全合乎口味,不怎麽喜歡,也不影響片子和編劇的命運。幾乎每部新片子都要受到‘斥責’只是在戰後才成了司空見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