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章 兩個月亮

隆和元年正月十六,接連晴朗了數日,天氣暖洋洋的讓人感覺春意盎然,道路上的積雪早已融化,只有陽光曬不到的背陰處,還有白白的殘雪吸引著小孩子們去踩上幾腳。

這日上午辰時,從陳家塢環形塢堡厚重的大門裏駛出五輛牛車,陳操之的建康之行開始了,隨行的有冉盛、來震、黃小統和小嬋,還有兩個駕牛車的車夫,一個姓田、一個姓宋。

陳尚往返建康多次,熟悉京中風物,這次也陪陳操之一道去,帶著一仆一車夫。

另兩輛牛車裏坐著的是丁幼微、雨燕、阿秀,還有宗之和潤兒,丁幼微帶著兩個孩兒為小郎送行,順便去丁氏別墅向叔父丁異拜新年,現如今丁氏與陳氏往來密切,丁幼微再不會向從前那樣夫家與母家只能擇其一了。

這是自母親去世後陳操之第一次出遠門,以前兩赴吳郡,母親都是帶著宗之和潤兒送他到離塢堡三裏處的小松林,然後佇立路旁目送兒子遠去——

時光流逝、歲月漂洗,母親那白發蒼蒼、神態慈祥的身影在陳操之心裏反而愈見鮮明,回頭望,九曜山隔斷了他的視線,無法望見玉皇山墓園他手植的郁郁短松,心裏突然湧上強烈的情緒,他要再去母親墓前告別,雖然他昨天就去過,但此時的心情卻尤為迫切,今天是真正出門遠行了,他一定要告知母親——

陳操之對嫂子丁幼微道:“嫂子,我再去娘墓地一趟,你們慢行,我很快就會趕上來的——小盛,走。”轉身就走。

冉盛將斜背著的包袱往小嬋的牛車裏一放,大步趕去,兩個人走得極快,等丁幼微、小嬋下了牛車,就見小郎和冉盛已經轉過那座在建的方形塢堡了。

小嬋對丁幼微道:“娘子,那我也趕去拜別老主母吧。”

丁幼微搖頭道:“小郎和冉盛腳健,我們趕不上的,來去有十六裏呢,我們若去,那上午就過不了江。”

眾人便在路上等著,約莫過了大半個時辰,就見陳操之與冉盛趕回來了,趕路趕得急,陳操之白皙俊美的臉龐沁出一層細汗,對眾人道:“好了,出發吧。”

小嬋摸出自己的絹帕想遞給操之小郎君拭汗,卻見幼微娘子已經把一方潔凈的絹帕捏在手裏道:“小郎,拭一下汗,到車上坐著,莫再吹冷風。”

牛車轆轆前行,陳氏大莊園裏的蔭戶、佃戶、雇工都知道操之小郎君今日啟程遠赴建康,三三兩兩立在路邊為小郎君送行,這些淳樸的農戶真心感激陳氏、感激操之小郎君,見陳操之的牛車過來,這些農戶或鞠躬、或作揖,有那活泛的還會說兩句喜氣話,諸如祝操之小郎君早日封侯拜相、衣錦還鄉雲雲,陳操之都是下車一一答禮。

從陳家塢至楓林渡口的道路已全面整修過,路面加寬,鋪以硬土,兩邊築有排水溝塹,下雨天也不會道路積水泥濘難行。

松樹林鍛冶鋪前,來德惆悵地站在那裏,以前操之小郎君外出都是帶著他和小盛,這回只有他一個人留下了,憨直愚忠的來德不知該對小郎君說些什麽,只是緊緊握著冉盛的手——

冉盛笑嘻嘻道:“來德哥是不是想跟小郎君去建康?那趕緊回去請示青枝姐姐,我們走慢點,等你——”

丁幼微撩開車窗簾幕,嗔道:“小盛,不許取笑來德!”

陳操之道:“來德,明年再隨我去,代替你二兄。”

來德使勁點頭,跟著送行的陳尚、陳謨、荊奴等人一起來到楓林渡口,卻見渡口聚了上百人,冉盛驚道:“今天過江的人這麽多!”

陳尚笑道:“這都是南岸的大姓家主來為十六弟送行的吧,我正奇怪呢,今天陳家塢怎麽如此冷清,原來先聚到這裏了。”

以劉尚值之父劉族長為首的錢唐江南岸庶族家主幾乎全到齊了,已經等候了一個多時辰,見陳操之到來,一起迎上,祝福壯行的話語洋洋盈耳。

劉族長把兩個大包袱托陳操之帶去建康交給劉尚值,因路途遙遠,劉尚值年節時沒有回來。

陳操之向送行諸人一一致意,然後登上渡船,從去年開始,楓林渡口增加了一艘四丈六尺的大船,方便南北兩岸往來,現在是兩大一小三艘船,陳操之一行五輛牛車和十余人可一次擺渡過江。

獨臂荊奴對冉盛叮囑著一些什麽,冉盛不住點頭。

渡船離開南岸,陳操之立在舟頭朝族人和鄉親作揖道別,直至登上北岸,猶見對岸人群未散。

清朗俊秀的宗之突然說道:“醜叔,我們都舍不得你走呢。”

宗之早就知道陳操之要遠行,建康比吳郡還遠,這個十二歲的小小少年雖不說什麽,但依戀之情時時流露。

潤兒一路行來都不說話,這時聽阿兄這麽說,小嘴一扁,亮晶晶的眼淚就要流下來了,卻又強忍住淚,說道:“阿兄,我們誦那首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