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演講與答問(第3/3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來看宋代。宋朝是歷代王朝中最重視工商業與工商稅的。甚至表現得有點“貪婪”。對於傳統社會來說,政府對工商稅的重視,與今天政府對工商稅的重視,意義完全不一樣。傳統王朝一旦將政府的注意力從總額有限而征收成本高企的農業稅轉移到商業稅之上,那便是獲得了近代化的第一推動力。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傳統政府為了擴大商業稅的稅基,勢必要大力發展工商業。為此,宋朝需要積極修築運河,以服務於長途貿易;需要開放港口,以鼓勵海外貿易;需要發行信用貨幣、有價證券與金融網絡,以助商人完全交易;需要完善民商法,以對付日益復雜的利益糾紛;需要創新市場機制,使商業機構更加適應市場,創造更大利潤……這是重商主義的連鎖反應,最後極有可能促成資本主義體系的建立。

我們說宋代商業發達,城市繁華,港口開放,社會活躍,政府開明。這些歸根結底,也許都可以歸因於宋朝的重商性格。

從宋朝的財稅結構來看,在宋朝的財政收入中,從宋真宗朝開始,來自工商稅與征榷的收入超過了農業稅,北宋熙寧年間,農業稅的比重降至30%,南宋淳熙—紹熙年間,非農業稅更是接近85%。作為對比,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全國田賦正額約為2680萬石,占全部稅收的75%。隆慶朝與萬歷朝前期(1570—1590),國家的雜色歲入(含商稅、海外貿易抽稅、鹽課、輕賫銀、役與土貢折色等)約370萬兩白銀,這個數目只及宋代征榷收入的零頭。而清代在道光朝之前,地丁銀(農業稅)占全部歲入的70%以上,關稅與鹽課的比重不足30%。

這就是宋代工商業發達程度的一個體現。我要說的意見是,中國社會並不是要等到晚清,等到西方人進來,才開始重視工商業的發展。

其他近代化事物

由於時間的關系,晚清出現其他近代化事物,我簡單一帶而過吧,比如上海開埠,我們都認為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於1843年11月17日正式開埠。但實際上,宋代的上海,就是一個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當時叫作青龍鎮。

再比如近代海關,許多人都知道,1863年9月12日,英國人赫德受總理衙門任命為江海關稅務司,中國才開始有了近代化的海關。但實際上,宋代作為一個海外貿易非常發達的時代,怎麽沒有海關機構呢?只不過那時候不叫作海關,而是叫市舶司,但職能是一樣的。

還有自來水廠。一般認為,中國第一個自來水供水系統出現在清末上海,1883年6月,上海公共租界建成第一個自來水廠。但是,我又要說宋朝了——早在北宋,廣州城已建立了自來水供水系統,引白雲山之水供全城居民飲用。現在的廣州博物館,還陳列有宋代廣州城自來水裝置模型。諸位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還有市場化的新聞報紙。許多人大概也會以為中國只有到了清代,才出現了市場化的新聞報紙。但實際上,宋代的城市中,已經出現了報紙。一個生活在宋朝的知識分子,如果他關心時政,他可以每天都去市場上買一張報紙,上面通常刊登有最近的政治新聞與社會奇聞。請注意,我說的並不是邸報。更多關於宋代的近代化文明,請參閱我另一部新書《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最後我再說幾句。為什麽要跟大家說這個主題:“我們以為清末才出現的近代事物,其實宋代就已經有了”。是為了顯擺宋代什麽都有嗎?是想說祖上曾經闊過嗎?

不是。我的初衷有兩個。一、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以前被遮蓋的歷史另一面,澄清一些歷史事實。二、想讓更多的人相信,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現代化,並不是要告別歷史、斬斷傳統,而是從傳統中開出現代來。

所以,我近年來一直致力於重新發現宋朝,重新評估傳統。

限於時間,我的主題介紹就先到這裏。

謝謝今晚的諸位。

(本文為作者在微信群的講座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