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宋朝沒有“顧命大臣”?

古代的政治交接,往往會發生君主制下難以克服的一種弊病——繼位的是未成年的小皇帝,還沒有能力處理政務。那怎麽辦?比較常見的做法是,老皇帝生前選擇了幾位老成持重的顧命大臣,臨終托孤,請他們盡心盡力輔弼小皇帝。

譬如,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並指定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為顧命大臣;三國時,孫權久病,命諸葛恪領太子太傅,輔佐太子孫亮;南北朝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臨終前將少帝劉義符托付給顧命大臣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唐朝的李治繼位時雖然已有二十一歲,但他生性懦弱,唐太宗不放心,臨終前還是囑托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好生輔助新君;後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七歲的恭帝柴宗訓即位,宰相範質受命為顧命大臣;明代的穆宗皇帝駕崩,遺命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三人為顧命大臣,輔弼十歲的萬歷小皇帝;清代順治六歲登基,睿親王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二人輔政;康熙八歲繼位,索尼、蘇克沙哈、遏必隆、鰲拜四人輔政;鹹豐臨終前,因太子載淳只有六歲,也安排了顧命大臣團隊,由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贊襄一切政務”。

成為被皇帝選中的顧命大臣,不能不說是人臣莫大的榮耀,意味著從此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獲得了百官望塵莫及的地位。然而,從歷史經驗看,顧命大臣卻如同中了惡毒的詛咒,很少得善終,不是生前被誅殺,就是死後被清算。西漢的上官桀、桑弘羊跟霍光爭權,事敗被誅,霍光雖然生前地位顯赫、權傾朝野,死後卻滅族;東吳的諸葛恪也被吳主孫亮設計殺死,並夷滅三族;劉宋的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四大臣因少帝行事乖張,廢掉了劉義符,另立劉義隆為帝,但劉義隆登上皇位之後,便尋了借口將四大臣殺掉;長孫無忌遭削爵流黔州,自縊而死;明代的張居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屍骨未寒,便被皇帝抄家;清代的多爾袞死後被追究謀逆罪,開棺鞭屍;鰲拜被成年的康熙逮捕,死於獄中;肅順被慈禧太後、恭親王聯手擒殺。血淋淋的教訓歷歷在目,“顧不了自家性命”差不多成了顧命大臣的宿命。

倒是五代後周的顧命大臣範質得到善終。按道理說,他才是最有可能丟了性命的倒黴蛋,因為歷史似乎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在他輔佐周恭帝未久,即發生“陳橋兵變”,趙匡胤在出征途中被眾將擁立為帝,大部隊奔回首都,逼恭帝禪讓。後周的孤臣孽子,安有命焉?所幸趙宋取代後周,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前朝舊臣與皇室都得到新朝的優待與禮遇,範質繼續被任命為宰相。宋乾德二年九月,範質病逝,太祖聞訊,罷朝三日,以示哀悼。在這裏,宋王朝展現出了跟前面五個短命王朝不一樣的氣質——以寬仁之精神立國。

兩宋三百余年,也曾出現過幾個未成年便即皇帝位的小皇帝,如宋仁宗繼位時只有十二歲;宋哲宗繼位時只有九歲;宋恭帝繼位時只有四歲。但仁宗與哲宗親政之後,都沒有對輔弼他的老臣大開殺戒。成年的宋哲宗有恢復父親宋神宗變法的志向,但輔佐幼年哲宗的一直是保守派的元祐黨人,換言之,皇帝長大之後發現他的執政理念與輔政大臣存在著強烈沖突,但宋哲宗也只是將元祐黨人外貶而已,未曾誅殺一人。所以,我們不妨戲言一句:若要當顧命大臣,還是呆在宋朝最安全。

當然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宋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誓約的約束

為什麽宋代幾乎沒有發生過帝王因為政治原因而誅殺士大夫的事情(偶有一二例外)?我覺得首先是因為趙宋皇帝受到一項憲章性的約束——太祖立下的誓約。

據南宋筆記《避暑漫抄》的記錄,宋太祖趙匡胤取得帝位後,在太廟寢殿之夾室中立了一塊石碑,叫作“誓碑”,平日用黃幔遮著,夾室的門也緊鎖。凡有新君即位,到太廟拜謁完畢,都要入夾室恭讀誓碑上的誓詞。外人都不知所誓何事。靖康年間,金人攻陷汴京,太廟大門洞開,人們才看到石碑真面目——碑高有七八尺,闊約四尺余,上面勒刻三行誓詞,一雲:“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一雲:“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一雲:“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有人懷疑“誓碑”是南宋人捏造出來的,畢竟那塊石碑直到今日也沒有出土。就算這個質疑有道理吧,誓碑一事姑且存疑,但根據史料,我們還是有把握認為“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誓約應該是存在無疑的。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宋臣曹勛的自述——靖康末年,徽宗、欽宗兩帝被金人所擄,曹勛隨徽宗北遷,受徽宗囑托國事。不久曹勛逃歸南方,向高宗進了一道劄子,裏面就提到:“(太上皇)又語臣曰:歸可奏上,藝祖(宋太祖)有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故七祖相襲,未嘗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