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行仁政的真實後果(第6/6頁)

再看看《太誓》三篇: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禦事庶士,明聽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官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殘害於爾萬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勛未集。肆予小子發,以爾友邦冢君,觀政於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遺厥先宗廟弗祀。犧牲粢盛,既於兇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於上帝,宜於冢土,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惟戊午,王次於河朔,群後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曰:“嗚呼!西土有眾,鹹聽朕言。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脅權相滅。【無辜籲天】,穢德彰聞。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於桀。剝喪元良,賊虐諫輔。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惟不遠,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夢協朕蔔,襲於休祥,戎商必克。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維揚,侵於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於湯有光。勖哉夫子!罔或無畏,寧執非敵。百姓懍懍,若崩厥角。嗚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時厥明,王乃大巡六師,明誓眾士。

王曰:“嗚呼!我西土君子。天有顯道,厥類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上帝弗順,祝降時喪。爾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罰。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後,虐我則仇。’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肆予小子誕以爾眾士,殄殲乃仇。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賞,不迪有顯戮。嗚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臨,光於四方,顯於西土。惟我有周誕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這些標記的名言、成語、漂亮話,都很熟悉是吧?它們竟都是由千年前的造假者提供給我們的。正是因為古代想做官的人一代代學習“四書五經”很認真,所以假《尚書》裏的這些話漸漸都變成了眾所周知的東西,其中不少更是對人們的人生觀影響很大。傳承下來的東西除了這些之外,更重要的還得說是文風。這是後話,暫不細表,人家孟老師還得接著訓徒呢。

孟老師講了這麽多古,最後終於聯系到萬章問起的這個現實問題了:行仁政的小小宋國面對超級大國的聯合進攻到底應該怎麽辦?

孟老師的意見是:“仁政比核武器都厲害,商湯王和周武王這些前輩的例子不是告訴得很清楚嗎?哪位君王只要施行仁政,天下人都會翹首期待,擁護他來做自己的王。所以說,具體到宋國的現實問題,齊國和楚國縱然強大,又有什麽可怕的呢?”

孟老師的話還是響當當的,但宋國的結局前文已經講過,是被大國給滅了。而它到底行沒行仁政呢?仁政搞得對路不對路呢?這諸多問題可就說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