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忠臣的窮途末路――李懷光下場(第3/6頁)

作為君主專制的封建王朝,唐朝的“藩鎮割據”實際上也是一種歷史的實驗,它的模式很類似於歐洲封建社會,即一種封建領主互相犬牙交錯、割據一方的狀態,中國在宋朝以後對這種“實驗”從體制上予以了徹底的杜絕,雖然“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又導致了宋、明王朝的傾覆(主要是因兵弱而亡於“異族”),但自宋以後中國再沒有長時期封建地方割據政權的形成,從而使我們整個大中華的民族版圖能一直赫赫延續於今,且日益壯大!

附:相關諸人結局

一、藩鎮魏博(田氏)

田緒殺堂兄田悅自立後,仍與唐軍李抱真部和王武俊修好,上表恭順,不久即被封為節度使。貞元元年,德宗以嘉誠公主下嫁田緒,拜駙馬都尉。

田緒此人陰狠猜忌,在位期間殺兄弟姐妹多人。後遇暴疾而亡,年三十三。其少子田季安襲位,時年十五。嘉誠公主在世時,田季安很老實,規規矩矩(其生母出身微賤,由嘉誠公主撫養成人)。嘉誠公主死後,他開始姿意玩樂,擊球射鳥,歡歌酒肉,忍酷無所忌憚,連屬下官員稍忤其意也被活埋。跟他老爸一樣,暴疾而死,年三十二。

田季安臨死,遺命立其幼子田懷諫為後。懷諫當時還是個小孩子,大事都由一個叫蔣士則的男保姆說了算。軍士憤其專權,殺掉蔣士則並強送田懷諫入京師,立田興(田弘正)為留後。田氏家族雖然到了京城失去實權,但安享富貴榮華,再無暴死之憂。自田承嗣至田懷諫,田氏在魏博藩鎮共歷四世,共四十九年。

二、藩鎮鎮冀(王氏)

王武俊與李抱真聯兵打敗朱滔後,深得朝廷厚賞,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建廟京師,子弟在繈褓中也都有官封。此人興風作浪一輩子,竟得善終,德宗貞元十七年病死,年六十七。

老頭子弓馬絕倫,晚年以遊獵為樂,最高紀錄一天射雞兔九十五只,“觀者駭伏”。長子王士真襲位,息兵善守,事唐恭謹。元和四年病死,其子王承宗襲位。

當時唐憲宗想去掉藩鎮,雙方又大動幹戈。吳元濟、李師道被平滅後,王承宗恐懼,上表謝罪,唐朝此時兵力已疲,就詔復其官爵。元和十五年,王承宗病死,軍中推其弟王承元為留後。王承元恭謹怯懦,不敢再於本鎮世襲,唐廷下詔任命他為義成軍節度使。

三、藩鎮盧龍(朱氏)

朱滔敗後,逃至幽州,上書待罪,付政事於表兄弟劉怦,不久病死。唐廷下詔命劉怦為盧龍節度副大使,居鎮三月就病死。其子劉濟襲位。劉濟幫助唐軍攻打王承宗有功,進中書令。而後,劉濟次子劉總矯命殺掉長兄劉緄,又毒死病中的劉濟。

劉總襲位後,首鼠兩端,陰賊狡猾,與周鄰諸鎮和朝廷虛於委蛇。劉總晚年多病,恍惚間又數見其父兄為崇,憂恐之間,自剔為和尚,不久病死。其子弟十一人歸長安,皆善終。

幽州亂起,軍士囚禁節度使張弘靖,一直郁郁不得志的朱滔孫子朱克融,又被推到前台。此人頗有其祖朱滔之風,與朝廷陽奉陰為,唐敬宗繼位後賜盧龍將士軍服,他還嫌質量差把朝廷詔使囚禁起來,並暗含威脅地上表索要金帛。不久,盧龍軍亂,朱克融及其子朱廷齡被殺。其次子朱延嗣又被擁立,很快又被大將李載義殺掉,並族滅其家。

二朱兄弟亂世梟雄。朱泚稱帝失敗後全家被屠,朱滔病死還算善終,及至其孫朱克融又起,終遭族滅大禍,“朱氏無遺種”矣。

四、藩鎮淄青(李氏)

李納同朱滔翻臉後,與王武俊等人重歸唐朝正朔。李希烈圍陳州,他還與諸軍一道在城下大破李希烈軍,進檢校司徒。不久病死,年三十四。

其子李師古襲位。此人性情反復,德宗駕崩,他還想趁機搞事,但膽量一般,最終未敢造次。元和初年病死。其異母弟李師道襲位。

李師道性情狡詐,以謀略自矜。聽說朝廷要削藩,他還敢派刺客殺掉宰相武元衡,刺傷裴度。蔡州吳元濟被平滅後,李師道大懼,本已決定向朝廷割地質子,又被左右奴仆老媽子勸說:“先與官軍相戰,打不過時,割地不遲。”李師道耳根子軟,背信棄約與唐軍開打。連戰連敗之間,其手下大將劉悟反功其城,把躲進廁所小格間的李師道和兒子李弘方抓住。一向以計略自許的李師道請求“拜見”劉悟,兵士不許;他又哀求士兵把他囚送京師。劉悟派人對他講,“司空您今為囚徒,有何面目去見天子!”還是兒子李弘方有些骨氣,對其父說:“不如速死!”劉悟軍士正想聽這句話,馬上用刀“成全”了這對父子,傳首京師。

唐朝詩人張籍有首“情詩”《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首詩正是這位大才子寫給李師道的。難道兩人是同性戀?當然不是。李師道氣焰囂張之時,一方面派刺客刺殺主張削藩的大臣,一方面派人帶錢帶物。籠絡給各地有名的士人為他效力。張籍也是他“爭取”的對象之一,大才子不好直接說“不”,就依婦人口吻寫了這詩“情詩”,委婉表達了自己對唐朝皇帝的忠心不貳,讓李師道碰個軟釘子,心中悻悻,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