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戚豪族 英冠人傑長孫無忌(第3/3頁)

高宗起初聞言還真吃了一驚,說:“果真如此嗎!朕舅為小人挑撥,不至於謀反吧?”

許敬宗一臉忠心耿耿:“為臣我推究始末,反狀已露,陛下以此為疑,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高宗流淚說:“我家不幸,親戚間屢有如此事發生,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現在元舅又幹這事,使朕愧對天下人!如果事情屬實,怎麽處理?”

許敬宗答道:“房遺愛乳臭未幹,與一女子謀反,能成什麽大事!長孫無忌與先帝一起謀取天下,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名。如果哪天他忽然起事,陛下您派誰能抵擋他!為臣我從前也見過先例,宇文述與宇文化及父子都為隋煬帝親任,結以婚姻,委以朝政,一夕事發,先殺不附已之人,為臣一家也慘遭殺害,其余大臣惶恐聽命,不過數個時辰,隋室已亡!”

聽畢許敬宗這一番“推心置腹”又極有理的話語,前鑒不遠,高宗又泣道:“阿舅真幹出謀反的事,朕也不忍殺他,天下、後世將如何評論朕啊!”

這許敬宗也是貴族出身,明曉歷史通義,馬上說:“漢朝薄昭,也是漢文帝的舅舅,也有擁立之功。薄昭僅僅犯了殺人之罪,文帝就讓朝臣們身穿孝服齊坐於薄昭家門口哭吊活人,逼得薄昭自殺,至今天下以漢文帝為明主。現在,長孫無忌忘兩朝大恩,謀移社稷,其罪與薄昭不可同年而語啊。他是司馬懿、王莽一類人,陛下稍加猶豫,後悔無及!”

一番話語,高宗深以為然。竟不加親自推問,就下詔削奪長孫無忌太尉封號及封邑,流放黔州。史書中雖無明言武後在此事件中有何言語舉動,但枕邊風肯定吹了不少。不久,許敬宗又派人到黔州重審長孫無忌謀反案,到州後逼令無忌自縊而死,並抄沒家產,子孫長流嶺外荒野之地。

以元舅之尊,定立之功,長孫無忌只因不贊和高宗易立武後,竟遭殺戮,可見昏主遇詐婦,加之奸臣推波助瀾,遺禍匪淺!

但思及長孫無忌鞠審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案件,肯定也在裏面做了不少貓膩,而且順便把太宗寵愛的吳王李恪也牽連進去,枉殺先帝愛子,最後他自己被誅殺,也有報應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