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合義 妙盡機權太原起義後的李淵(第2/3頁)

宋老生本人也被敗兵夾裹,左沖右撞。見兩個大門方向都被堵住去路,宋老生腿快,跑到城墻邊,仰臉高叫守城隋兵放下繩子,準備拽住繩子爬上去。城上守兵扔下大繩,宋老生丟下手中大刀,拼命往上爬。無奈,重甲堅盔,攀爬速度大受影響。說時遲,那時快,唐軍已經追殺而至,一個名叫盧諤的小隊長跳起一刀,斬斷宋老生一只腳。大叫一聲,宋老生因痛墜地,未及說話,大刀又下,腦袋又搬家。

李淵命兵士把宋老生的首級挑在長矛上,在戰場上馳騁示眾。於是唐兵“隨所向奮擊,禁不可止。數裏之間,血流蔽地,僵屍相枕。”時已日暮,李淵見戰士鬥志正銳,就下令攻城。“時無攻具,肉薄而上。”如此堅厚的霍邑,竟然被唐軍在沒有任何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憑一股沖勁和不怕死的精神,一舉攻克。

如此苦戰,到了太宗史臣筆下,卻變成這個樣子:

“太宗(李世民)恐(宋)老生不出戰,乃將數騎先詣其城下,舉鞭指揮,若將圍城者,以激怒之。(以顯示李世民孤膽英雄)老生果怒,開門出兵,背城而陣。高祖(李淵)與建成合陣於城東,太宗與柴紹陣於城南。老生麾兵疾進,先薄高祖,而建成墜馬,老生乘之,高祖與建成軍鹹卻(不惜把李淵、李建成描寫成膽小鬼。戰中墜馬,死亡近乎百分百,即使不被敵人殺掉,也會被自己人踩死)。太宗自南原率二騎馳下峻販,沖斷其軍,引兵奮擊,賊眾大敗,各舍仗而走(完全是小說傳奇,李世民三騎沖鋒,挽狂瀾於既倒,好象他是真正的軍神和救星)。……”

仔細揣摩,可見太宗臣下所寫,水分太多。

攻克霍邑之後,李淵安民慰眾,招遣降兵,對被俘的隋兵隋將一律優待,“還取其同胞同黨,自相統處之,不為疑異。”本來隋軍同唐軍就無什麽深仇大恨,那些本身是關中人想回家的,李淵也“授五品散官放還”,連宋老生也被光榮禮葬,畢竟是死於所職的忠臣。“內外鹹悅,鹹思報效”。

這一仗關鍵,李淵不僅穩固了內部,對外又顯示了“寬仁”,“自是以後,未歸附者,無問鄉村堡塢,賢愚貴賤,鹹遣書招慰之,無有不至。”

“好事”連來。劉文靜、康鞘利等人在龍門縣也與李淵會合,並帶來五百突厥大個騎兵和兩千多匹好馬。“帝(李淵)喜其兵少而來遲”,突厥兵少好控制,遲來可喜者,如果早先這些雇傭兵如果加入進攻隊伍,一來造成“民族”矛盾,二來胡人肯定覺得唐兵是憑侍自己的加入才取勝,漫天要價,不好打發。

撥掉霍邑這塊大絆腳石,下一個目標就是鎮守河東城的屈突通了。

屈通突不似宋老生輕躁,久經戰陣,老謀深算,加上他深知當時天下大亂,人無固心,便不輕易出戰,固守河東堅城。此城“城高甚峻,不易可攻。”

唐軍一路無敵,將士勇而驕,爭前要再顯身手,準備重演霍邑“肉薄登城”的好戲。李淵也心存僥幸,就派千余唐兵攻南城。“時值雨甚,帝命旋師。”溫大雅不好說唐兵打不過屈突通隋兵,就以下雨為借口,掩飾唐兵的敗退,並記下李淵的自欺欺人之語:“今且示威而已,未是攻城之時。殺人得城,如何可用。”簡直就是白日大謊。當時,李淵肯定急得跳腳,恨不得插翅飛上河東城城墻。

幸虧裴寂、李世民等獻計,唐軍沿河北進,自梁山(陜西韓城)、龍門(山西河津)分別渡河。同時,仍留軍士於河東城下,與屈突通相持,以防這位隋將躡後追擊。

此計果然棋高一招。唐軍主力舍河東城不攻,不僅保持了大量生力軍,還一下子順利進入關中。大喜之下,李淵令李建成、劉文靜入據永豐倉(陜西華陰),扼守潼關;又令李世民沿渭水急行軍,直撲長安都城。此時,李淵的堂弟李神通、其女兒女婿(柴紹夫婦)等人紛紛率兵趕到。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路收降各處“賊軍”,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各路唐軍齊集長安城下時,已經有二十多萬人之巨。把都城鐵桶一樣圍得個水泄不通。

長安城內,代王楊侑年少不主事,留守的刑部尚書衛文升、右輔翊將軍陰世師等人乃大隋忠臣,誓死守城,任憑李淵誘說百端,終不為所動。李淵帳下諸將,皆想立功,多次攻城,均因長安城墻高堅而未得手,死傷不少人馬。當然,這數次攻城敗退,在溫大雅筆下,皆變成是因為李淵“仁德”,不忍自己下令集中攻打“舊主”之都城,不忍驚犯“七廟及代王並宗室支戚”。

即使是最後的血戰總攻,溫大雅也寫成是各路義軍“鹹自逼城”,“帝(李淵)聞而馳往,欲止之而弗及”。明明是李淵總指揮,倒變成他事先不知道總攻令,想阻止又來不及了。此種鬼話,真連三歲小孩子也騙不過。所以,讀中國的歷史,一定要持有清醒的頭腦去“研讀”,字裏行間裏找線索,讀者先行樹立自己的主觀邏輯性和基本判斷力,否則,必為史書記載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