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高麗 盜賊蜂起隋朝滅亡的前奏(第2/2頁)

煬帝恨恨不平地說:“玄感一呼而從者十萬,可見天下人多了不好,人多就會相聚為盜,殺人不盡,無以懲後。”大臣希旨,僅殺與玄感有牽連的人就達三萬之多。凡是在楊玄感開倉發米時領過米的洛陽居民,全都被活埋在城南。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二月,隋煬帝又下詔征發天下兵,百道俱進,第三次伐高麗。

三月,煬帝親至涿郡。此次征伐,一路上士卒相繼逃亡,軍隊越走越少。七月,煬帝車駕至懷遠鎮。當時天下已經大亂,所調征的軍隊許多都失期不至,一是因為半路逃亡,二是因為路中為義軍所阻,有的就地和當地人就一起造反了。

高麗經過幾次大戰,國內也困弊不堪,就遣使請降,把上次戰爭中因和楊玄感關系好而叛逃至平壤的大臣斛斯政捆縛送回隋軍。

有了這麽一個大台階,煬帝大悅,詔示已經逼近平壤的大將來護兒還師。來護兒對軍士們說:“大軍三次伐遼,都未能勝利,現在高麗窮困,肯定能一舉攻滅,否則勞而無功,我們作軍人的多麽羞恥啊。”其長史崔君肅不敢違詔進戰,嚇唬眾將說違詔就要得罪於皇帝。眾將不從,來護兒惶恐之下只能無勝班師。

可笑的是,隋煬帝從懷遠鎮“大捷”班師,邯鄲“賊師”楊公卿率八千人抄掠皇帝禁衛後軍,掠得上好禦衛四十二匹,揚長而去。由此可見,煬帝這時候已經已經大失聲威人望。

大業十一年八月,隋煬帝又巡幸北塞。當時啟民可汗已死,其子始畢可汗完全沒有恭敬的樣子,因怒隋朝封其弟為南面可汗,就發兵數十萬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雁門有城四十一,突厥已攻克三十九,最後僅剩兩城不下,飛矢入城,射及禦座,楊廣嚇得抱著兒子趙王楊杲大哭,眼睛都哭腫了。於是下詔天下,高官厚賞,募兵勤王,當時年僅十六的李世民也在勤王軍中,一舉成名。

由於隋軍各路兵至,始畢可汗解圍而去。苦守雁門的一萬七千將士只有一千五百人得到虛勛封賞,勤王人馬什麽賞賜都沒有。

接著,煬帝怪高麗王沒有如約來朝,又議伐高麗。將士、民眾無不怨憤。

由於楊玄感造反時已經焚毀所有龍舟水殿,至此楊廣又下詔令江者重新制造幾千艘大小船只,形制比先前更宏麗更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