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高麗 盜賊蜂起隋朝滅亡的前奏

大業六年(公元610年),裴矩又勸楊廣打起高麗國的主意。裴矩此人一時間難下定論是好是壞。當年楊廣伐江南時,他率三千疲卒就攻下南康。宇文述、虞世基等大臣廣受賄賂,惟他清貞自守。雁門之圍,他堅守朝堂。在江都末年,又勸煬帝為禁衛軍娶婦以安軍心,以至禁衛軍叛亂也沒殺他,拜為尚書右仆射。後來宇文化及被殺,夏王竇建德也很尊敬他,官封吏部尚書。竇建德敗,歸唐,封為民部尚書。善終於京。然思隋朝之亡,大半也和他有關聯。然而,當時他對隋煬帝講的話確也不無道理:“高麗本來是商朝箕子的封地,漢、晉時都是中國郡縣,現在不向大隋臣服,竟為異域!連啟民可汗都臣服了,怎能容忍高麗跳梁。”

煬帝覺得此話正中心懷,下令高麗王高元親自來朝貢,否則就要征討。

當初,隋文帝立國時,遣使封高麗的頭領高元為遼東公(襲北周的固有爵位)。高元奉表謝恩,並懇請封王。文帝對他不錯,優冊為王。高元也真不是個好東西,轉年就率靺鞨萬余騎侵擾遼西,氣得楊堅大怒之下讓楊諒發水陸二軍直進高麗。大軍已至遼水,高麗國王元惶懼至極,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一個勁地道歉。本來隋軍軍糧跟運不上,又值士兵疾疫,文帝找個台階也就罷兵,待之如初。現在,煬帝又遣使讓國王入見,高麗恐懼,頗失藩禮。

煬帝下詔討高麗。命人督工在東萊海口造戰艦三百艘,民工晝夜立於水中造船,自腰以下都生滿蛆,工匠死掉三分之一。又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刺手三萬人,又令河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命江南民夫運米至涿郡。一時間船艫千裏皆滿載兵甲器物,路上幾十萬人填溢道路,晝夜運輸戰具、糧食,死者相枕,天下騷動。

還未伐高麗,國內因耕稼失時和官府侵逼,已經有鄒平王薄、清河竇建德等人起義,一時間“群盜蜂起,不可勝數。”尤其是王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其詩雲“長白山前知事郎,純薦紅羅飾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白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晉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那些避征役的人紛紛響應,踴躍報名。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左右十二軍名目紛繁,共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隋軍役夫近三百萬。日遣一軍,相去四十裏,連營漸進,用了四十天才發完兵。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近千裏,僅禦營就有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綿延八十裏,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能載入吉尼斯大全的記錄。

開始時,隋軍進軍順利,斬獲萬計。渡過遼水後,情況發生變化。隋煬帝自以為“吊民伐罪,非為功名”,禁止軍將掩襲或奇兵進擊,遇上敵城投降也要立即招撫,不得縱兵。因此,諸將怕被皇帝責殺,每次作戰事無巨細都一一稟報,命令批準後戰機已失。守城的高麗人情勢危急時往往詐降,隋軍一停止進攻就馬上修補城池,以致於頻戰頻失,諸將誰也不敢違背帝命。煬帝還自以為天國大帝,以坦蕩待人,其實正中高麗計謀,被對方屢屢得手。

另一支公孫述統領的大軍為趕路,下令士兵棄糧輕裝前進,走到半路就沒糧食吃。又饑又寒之下,竟還能一日七勝。即恃驟勝,公孫述不聽勸告,東渡濟水,距平壤城三十裏因山為營。但城堅池深,兵又無糧,又凍又餓,公孫述結陣退師,高麗軍自後追擊,諸軍皆潰,將士奔還。另一支來護兒統領的大軍聽見消息也敗還。

渡過遼水作戰的三十萬人,回到遼東城時才二千七百人,損失軍械資儲巨萬。第一次征戰高麗失敗。

大業九年四月,又羞又怒的隋煬帝又第二次親征高麗,敗軍之將宇文述等仍為統將率軍進擊平壤城。

出乎意料的是,大臣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在國內造反。當時隋煬帝正圍攻遼東城,遣兵士剛剛做了一百多萬土袋,堆為魚梁大道,高與城平,命戰士登踏攻城,本來馬上就要攻克城池,恰值此時楊玄感反訊傳來,煬帝大驚,半夜忽然密令撤兵。隋軍營內軍資、器械攻具,積與山高,營壘、帳幕都按堵不動,回撤的隋軍兵士不知退兵原因,驚疑恐懼,一路跑散了許多。

高麗兵察覺到隋軍撤走,但都不敢追擊,直到轉天天亮才漸漸出城偵探虛實,看見那麽多軍械、物資,又驚又怕又慌,都想不到高興。

公孫述、來護兒等人打高麗沒能施展才能,對付楊玄感倒很在行,連戰連捷,在董杜原一舉擊敗楊玄感,玄感自殺。楊玄感之所以失敗,主要因為私心太重,妄圖稱帝,所謂“好反而不欲勝”,最終被眾將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