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 四方賓服隋文帝的功績(第3/4頁)

楊廣暗中派遣和他關系親密的大臣宇文述、楊素等人在楊堅夫婦面前百般構毀太子楊勇。太子本性直率,不知矯飾,容易發怒,形於言表,隋文帝漸有廢楊勇之意。

楊廣當上楊州總管後,借入朝還鎮的機會與母後獨孤氏道別,裝出十分依依不舍、萬分可憐的樣子,伏地流淚不止。獨孤後也泣然涕下。楊廣趁此機會大倒“苦水”:“兒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誼,不知哪裏得罪太子,一直想殺掉我。每想到我自己不知哪天被毒死害死,真是恐懼得不得了。”

獨孤後聞言大怒:“楊勇太過分,我給他娶的元妃他一點也不愛念,專寵雲妃,還下毒毒死元妃(其實是心臟病發而亡)。我現在活著他還這樣對待你,哪天我死了我不知怎樣害你們兄弟呢。等你父皇駕崩以後,想到你們兄弟得向那個雲妃小妖精拜跪稱臣,為娘我真是心如刀絞!”楊廣聞言再拜,嗚咽不止。獨孤後也抱持著兒子大哭。

由此,獨孤皇後已經下了廢掉楊勇的決心,日夜不停在楊堅面前說楊勇壞話,楊素等大臣也推波助瀾,加之楊勇在冬至於太子宮中張樂接受百官朝賀,犯了大忌,老皇上最終也決定廢嫡。

公元600年,冬十月,楊堅派人召楊勇入殿。心力交瘁的太子聞命大驚,問使者:“不是要殺掉我吧?”進宮後,發現父皇戎服陳兵,百官肅立。楊堅開金口,廢掉太子楊勇,押回東宮看管。立晉王楊廣為太子,並命楊廣負責看押楊勇。

一番苦心,終未白廢,楊廣終於由晉王成為皇儲。楊勇當庭被廢,“泣下沾襟”,只言自己罪過,拜辭而去,竟無一言反訐二弟楊廣,由此,可見楊勇仍是一個寬仁忠厚之人。反觀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被廢後魚死網破,死咬四弟李泰,最終兩人同歸於盡,才得懦弱的高宗李治成為皇太子。可以推論,假如楊勇繼位,隋朝不至於二世而亡。

楊勇被囚於府內,也感冤屈,幾次上書訴冤,楊廣命人把書信全部銷毀,不許上聞。楊勇爬到樹頂大聲叫屈,希望老皇上聽見自己的聲音,親自訊問。楊廣的心腹大臣楊素趁機上奏說楊勇得了神經病,胡喊亂叫,不能治愈。楊堅聽信此議,就沒有再給楊勇訴冤進見的機會。

602年八月,皇後獨孤氏病逝。太子楊廣進宮拜見父皇時哀慟氣絕,裝出萬分悲痛的樣子。回宮以後,他飲食歡笑,一如常日。為了表示思母過哀,飲食不思,楊廣對外聲稱每天只吃兩勺米,在靈前嚎哭跪伏,私下派人精制豬魚肉脯,裝在竹管裏以蠟封口藏於袖中,瞧見沒人就吃上幾口這特制的“壓縮幹糧”,繼續演戲。

獨孤皇後死後,壓抑一輩子的老皇帝終於有機會一暢其情,天天摟著宣華夫人陳氏和容華夫人蔡氏大搞天地一家春。老房子起火,沒兩年就淘虛了龍體,疾病大生。楊廣作為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楊素等大臣入內殿侍疾。

根據馬總的《史通》記載,楊廣不放心父親彌留之際會發生什麽變化,秘派人問楊素內宮父皇的病狀。楊素把老皇帝的病情一五一十寫明,封上信口回送楊廣。送信的宮人轉了幾道手,誤以為是送給皇帝的上奏,呈給楊堅。病危的楊堅見信後又恨又悔。忽見陳夫人進來時神色慌張,就問緣由。陳夫人回答:“太子無禮!”原來是陳美人出去更衣時,差點被楊廣強奸。老皇帝聞言,一口氣上不來差點氣死,大叫:“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皇後誤我!”就召喚身邊的大臣楊述、元嚴說:“呼我兒來見!”兩人以為是召楊廣,老皇帝忙說:“是楊勇!”楊素知道這事,馬上告知楊廣事急,又矯詔逮捕楊述和元嚴,命楊廣心腹張衡入侍,禁止宮內一切人員出入。“俄而上崩。”更玄乎的是,《史通》載,“(楊素)令張衡入拉帝,血濺屏風,冤痛之聲聞於外,崩……”此種記載,類似演義,極力鋪陳老皇帝不是善終。

但是,唐朝魏征等人編纂的史書雖不是特別令後人信服,對於文帝的死亡記載應該多有可信之處:“(仁壽)四年春四月乙卯,上不豫。……秋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復。……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於大寶殿,時年六十四。“唐太宗特別注意自己和大唐皇家的歷史形象,常常自己查看史書記述(哥們連自己的起居注都看),對於楊廣這位表叔,自然要大加鞭撻,這樣,才顯得唐朝的得手應天順人。既便如此,唐臣也記載老皇帝臨死與百官辭訣,應該是善終,並非為太子楊廣所弑。

縱觀隋文帝楊堅與獨狐皇後所生的五個“真兄弟”,父子相忌,兄弟相屠,金技玉葉皆雕零殆盡。太子楊勇被廢,忽忽如狂。煬帝繼位,馬上偽造隋文帝遺詔,賜死大哥楊勇。楊勇有十個兒子,皆為二叔煬帝所殺;老二楊廣,大名鼎鼎隋煬帝,結局在此自不必贅述;老三秦王楊俊,少年時代“仁恕慈愛,崇敬佛道”,長成之後,逐漸奢侈,盛治宮室,廣斂民財,違越制度。楊俊王妃崔氏雖為大族之女,嫉妒成性,見夫君好色,罕來己房,便於瓜中下毒,想把丈夫毒死。毒藥分量是沒下夠,把楊俊弄得半殘。隋文帝知道消息,征楊俊入朝,免去實官,軟禁於京,同時賜死膽大包天的崔氏。病榻緾綿,楊俊頗有悔悟,上表向父皇謝罪。楊堅不僅不安慰要死的兒子,反而下詔“切責之”。慚怖之下,楊俊終於死去。雖不算善終,也稱得上是“安死”。楊俊有兩子,楊浩、楊湛。宇文化及弑隋煬帝後,曾讓楊浩當過數日“皇帝”,後來覺得沒用,就把兩兄弟全部殺掉;老四蜀王楊秀,“有膽氣,容貌瑰偉,美須髯,多武藝”,不知為何,隋文帝很厭惡他,常對獨狐皇後講:“楊秀必不得好死。我活著的時候他不敢鬧事,等他哥哥當皇帝後這小子肯定要造反”。楊秀自己也不撿點,在蜀地“違犯制度,車馬被服,一擬天子”,真是關起門來做皇帝。大哥楊勇疲廢,二哥楊廣成為皇太子,楊秀“意甚不平”。楊廣聞知,指派楊素向老皇帝進言,搜集罪狀,說四弟有異心,把楊秀征還京師,鎖進大牢。盛怒之下,楊堅憤言:“當斬楊秀於市,以謝百姓!”楊廣也火上加油,派人做兩個小木人,分別寫上楊堅和漢王楊諒的名字,“縛手釘心,令人埋之於華山下”。然後,楊廣又指派楊素等人把偶人挖出,誣稱楊秀所為。楊堅暴怒如狂,馬上廢楊秀為庶人,禁錮終身,誅殺他手下數百僚屬。煬帝繼位,仍維持對四弟“無期”徒刑的原判,巡行各地時總把楊秀押在隊伍之中。宇文化及弑逆,楊秀與諸子也被殺。可憐這個英武剛銳的大好青年,一直窩窩囊囊的成為籠中之獸;老五漢王楊諒,特為楊堅寵愛。開皇十七年,出任並州總管,老皇帝親自出宮餞送。“自山以東,至於滄海,南拒黃河,五十二州皆隸焉”。大哥楊勇被讒廢後,楊諒“自以所居天下精兵處,居常怏怏,陰有異圖”,並以防突厥為名,繕治甲兵,大發器具。楊堅死後,隋煬帝征楊諒還京。楊諒在南陳舊將蕭摩訶等人協助下,扯旗造反。可惜的是,楊諒無遠謀,無膽識,又不聽手下文臣武將的諫勸,很快就被隋煬帝派來的老將楊素擊敗。窮蹙之下,只能出降。押送京師後,隋煬帝還假意說自己兄弟無多,饒楊諒一命,“除名為民,絕其屬籍”。隨後,煬帝就把這位五弟幽禁,活活餓死。楊諒只有一子楊顥,宇文化及大殺宗室時也遇害。因此,史官嘆道:“高祖之子五人,莫有終其天命,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