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〇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5/6頁)

這樣身份態度的對比,兩女自然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麽樣子的生活,當年在秦淮河上,聽得前輩女子說,最好的出路就是尋找一殷實厚道的人家從良,終老一生,今日間正式稱為李孟的妾侍,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在李府之中,管家羅西擦了把汗,跑前跑後的忙活著,總算是有個結果,納妾這儀式來的人不多,山東巡撫官署、布政使司衙門、知府衙門這幾個地方的大小官員肯定是要請的,周揚的幕僚班子、寧乾貴的巡檢衙門、靈山商行這些人也是要請的,還有八閩商行、以及在濟寧的孔三德。

濟南大營的軍官,李孟選定的人也要過來,萊蕪距離濟南很近,孫和鬥和郭棟也能趕回來,還有這濟南城內的靈山、鰲山兩衛的老軍戶,這些人可都是膠州營中高級軍官的家眷,更別說那些李孟的長輩了。

羅西心裏暗叫了聲乖乖,好在是李孟不願意把這第二次納妾的事情操辦的太大,幾名分鎮各處的大將,屯田田莊系統、漕運稅丁系統和山東各處的豪強大族都沒有通知。

即便是這樣,這院子裏面還是坐滿了客人,忙得羅西前腳不打後腳,這些日子覺都沒有睡太多。

可羅西忙得高興啊,來的貴客這麽多,這是鎮東將軍府、總兵衙門也是膠州營的風光,這麽多貴客,見到他羅西也都是客客氣氣,滿面笑容。

自己當年是幹什麽的,不過是個販私鹽的無賴,誰想到今日間有這樣的身份地位,大帥的管家,親隨之人,那巡撫何等的地位,見他還要給個笑臉點點頭,嘖嘖,祖墳上都冒青煙啊!

山東各位,不管是不是李孟這個系統的人,都很難在李孟的臉上看到笑臉,今天他們可是看到了。

李府的這個宅院當時是某大戶人家產業,現在這個大戶人家全家都被擄掠到關外去了,這宅院頗為的廣大,各路的賓客按照身份貴賤落座,大家笑著寒暄閑聊,眾人平素裏都是各忙一攤子,能這麽聚起來可是難得。

但眾人交流歸交流,視線的中心卻都是集中在站在堂前的李孟李大帥身上,李大帥不穿盔甲,身上穿著新郎官的衣服。

娶妾不能大辦,妾不能白日迎娶,不能從正門進入,進門要拜正妻,妾的身份和奴仆相差不多,在某些情況下等同於私人財產而沒有人身權利。

但在李孟這邊就有所變通,也算是給這兩位女子足夠的體面光彩。

站在堂前的李孟雙頰都有些發酸,今天他作為主人對每個來祝賀參加喜宴的客人都要笑臉相迎。

這些客套禮節對李孟來說,可比參加一場大戰要累的多,但也推脫不了,現在站在堂前,就等著顧橫波和柳如是兩個女孩進來了。

納妾雖然是合法的行為,而且還經常有人誇贊此事風雅,可世人也有這樣一種看法,真正的英雄豪傑,若是在事業不成就的時候,就琢磨著收納妾室,耽於美色,這被人認為是胸無大志的行為。

以李孟目前的發展,給世人這麽一個觀感,那可是災難性的,何況李孟身邊手下可都是敢說話直言的角色。

事實上,這次納妾卻是幾位心腹和身邊的顧問力勸的結果,李孟還記得是老太監劉福來先提出來的。

而且顏若然和木雲瑤也是贊成,理由說的很簡單,顏若然和木雲瑤每日裏都是和顧橫波、柳如是朝夕相對,一同料理內宅的事務,一同在內賬房處理各地匯總的情報,每日這麽相處,協理的又是內宅之事和機要的情報。

做這些事情的二女,也早就應該給個實在的名份,收入內宅之中,這麽無名無份的總歸不是長久之事。

李孟也是頗為的無奈,每個人勸自己納妾的理由都不是從私人的角度,而是從公務來講,顧橫波和柳如是的確是絕色,又是伶俐可人的性格,李孟對這兩個女孩子當然沒有惡感,只是被人用大義的名份來推動,總覺得非常古怪。

不光是古怪,等確定納妾之後,端方著稱的孫傳庭居然是作揖為禮,恭賀說道:

“時人言,攘外必先安內,李大人如今內事已定,可圖外矣。”

當真是哭笑不得。

但顧橫波和柳如是兩人被李孟納入房中,代表著李孟的內宅團體最後一塊拼圖的完成,在婚姻這種關系的維系下,內賬房控制的情報分析調配系統,將會完全的忠於李孟,不會有什麽不安定的因素。

還是那句老話,李孟到如今這個地位上,並且在做這樣的大事,他沒有什麽私事可言,一切都是膠州營的公事。

院內的一陣喧鬧打斷了李孟的思緒,看著從院子的另一邊,幾名丫鬟扶著蓋著紅蓋頭的顧橫波和柳如是兩女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