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5/5頁)

想想這些人在朝野鼓噪,李孟也是覺得麻煩,但這麻煩也就和吃橘子需要剝皮差不多的性質,孫傳庭又是幹了一杯,呵呵笑著說道:

“不妨事,不妨事,也就是這點麻煩而已,山東坐擁十萬精甲,這些呱噪不過是老鴉叫,但聽著心煩,沒什麽妨礙,這些人……自比名臣……卻也就是誤事的本領……”

說了這麽多,孫傳庭酒勁上湧,也顧不得什麽失態與否,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李孟的精神卻是亢奮,外面鞭炮噼裏啪啦的作響,還能聽見家人們的興奮叫喊,李孟又給自己倒了杯酒,一飲而盡。

近來的愁緒一掃而光,只覺得眼前心中海闊天空,外面煙花五彩繽紛,在窗紙上映出種種顏色,“碰”的一聲,不知道又是什麽煙花在天空炸開,又是把屋子裏面映的明亮了些,李孟把手中的空杯舉起來,不知道對那裏致意。

這個年,膠州營的每個人都是過的很快樂。

兵部尚書陳新甲接到了孔府的信之後,算是松了一口氣,也算是給自己的女兒找了個好歸宿,但他也明白孔府答應自己聯姻的要求,信上所說的那幾件事,想必就是條件了。

刁難陷害地方上的實權武將,作為兵部尚書的陳新甲自然知道這有多難,不過他卻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這件事。

派兵部主事張若麒去洪承疇軍中監軍,並且催促洪承疇加速進軍,這都是導致松山大敗的主因,雖說監軍張若麒還沒有回到京師來。

但吳三桂逃回山海關之後,從松山潰退的那些官兵軍官,漸漸的傳出些消息來,無非是監軍如何逼迫,又有朝廷的密旨和命令之類的,正是因為有這些因素,才導致洪承疇這等帶兵多年的總督輕師冒進,被皇太極率領韃子大軍抄了後路,圍在松山。

松山大敗之後,朝廷上下都是惶恐異常,言官們知道要是此時貿然說什麽,肯定會被崇禎皇帝遷怒。

可差不多半年過去,在朝中誰該擔負這個責任,雖然崇禎皇帝最應該為這個大敗負責,不過言官們當然不敢去說這個,但肯定要有一位大臣來為這個負責。

陳新甲知道,只要言官們開始說話,這責任落在自己身上可能性最大,到時候免不了殺頭棄市的罪名。

眼下一定要找個事情來轉移言官們的視線,囂張跋扈,欺淩士人,有辱斯文的武將就是頗為不錯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