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5/7頁)

實際上,倒也不用山東的這些在野文人抨擊,天下士人,朝中百官都是彈劾兵部尚書陳新甲,不過崇禎皇帝卻全力的庇護,兵部尚書陳新甲居然官位不倒,這也是異數了。

但這個消息在兩位特殊人物的那裏,反應卻明顯是不同,老太監劉福來看到這消息之後,默然了半響,看到丫鬟抱來的李宏,這才是笑了出來,祖輩看見孫輩,不管有什麽煩惱的事情都是拋到一邊,這也是常態。

孫傳庭那邊因為閱讀文報的級別提升,這松山之事的消息,自然也是被他知曉,李孟出於某種惡趣味,專門派人去觀察孫傳庭的反應,孫傳庭看後只是長嘆一聲,就那麽坐在書房中,呆呆的坐到天黑。

每日間都有專人去給孫傳庭送文卷文書,第二天那名親兵又去送文卷文書的時候,據孫家的家人說,孫傳庭在書房呆坐了整整一天一夜,人好像是魔障了一樣,早晨起來才喝了點稀飯。

那名送文卷的親兵按照規矩要把這些合訂的情報之類親手交給孫傳庭,孫傳庭雙眼已經是熬的通紅,臉色也是青白居多,只是和那親兵說道:

“替老夫帶句話給李大人,恭喜了……”

自從消息傳來,空架子的山東巡撫顏繼祖和被軟禁的監軍太監陳敏都是驚恐萬分,倒不是為這大明江山如何的擔心,而是北直隸空虛,朝廷恐怕要調山東兵馬北上駐防,這李總兵可不是聽話的角色。

要是又是拖延不從,朝廷不敢動這等統兵大將,那倒黴的只能是自己了。

李孟和他手下的班子也是謀劃多次,如何避免自己的兵馬被調到北直隸,盡管山東和京師的諸位以種種的途徑得到了松山之敗的消息,但這消息委實是太過驚人,的確要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才能放出去。

將進入八月,闖營大軍開始緩緩的向東北方向移動,南直隸鳳陽府有明朝的大兵駐紮,已經是森嚴戒備,但闖軍的目的不再此,反倒是跨過開封府南部的商水縣和陳州,準備進入歸德府。

南直隸駐紮的官軍松了一口氣,心想只要是不來犯自家的地盤,那就萬事大吉,至於對面的大明疆土如何禍亂,不在自己的防區之中,那就不幹自家事了。

楊文嶽潰逃,傅宗龍被殺,開封府的文武兵將已經是一日三驚,呆在開封城內不敢輕出,闖營大軍在開封府南部經過,商水縣和陳州都是被攻破,縣令和知州被殺,可卻沒有人敢於支援。

田見秀率領三萬闖營的兵馬緩緩推進,雖然是行動謹慎,可一路上卻沒有任何的阻攔,第一戰是在歸德府和開封府交界處的馬廠集。

拓城守備賈大山出歸德擄掠流民,卻和這田見秀率領的闖軍前鋒遭遇,雙方僅僅是小戰。

田見秀的大軍盡管是占據優勢,可一接觸之後,馬上是停止了前進的勢頭,後退十裏,等待後續的部隊匯合才繼續行動。

而賈大山的部隊見到敵人的大軍,當然也不敢貿然的行動,匆忙的退回了歸德府拓城,闖軍對自己的行動絲毫沒有什麽隱瞞,這麽龐大的軍隊,也不能隱藏住自己的行動。

馬廠集距離歸德府拓城縣已經是很近,田見秀的闖營前鋒有將近四千騎,賈大山出來收攏流民的隊伍不過是三千左右的步卒,田見秀追上這支兵馬,並且是完全的殲滅掉也是沒什麽問題。

雙方接戰,賈大山的兵馬甚至還吃了點小虧,本以為覆滅在即,可田見秀卻不敢繼續上前,反倒是收縮部隊。

這才讓歸德府的兵馬縮了回去,回到拓城縣的賈大山真是嚇得魂飛魄散,凡是騎馬的部下,統統讓他打發出去求救。

現在的歸德府兩個屯田田莊,有正規軍三個營,武裝莊丁以及賈大山自己的人馬也能湊起來五千人,但這八千多兵馬和李自成、羅汝才的大部分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但田見秀在馬廠集和陳州一帶,一直是不動,僅僅是小股的騎兵進行偵查和試探,等待闖王率領的大軍。

田見秀等了五天的時間,歸德府所有能動員起來的兵馬全部都是囤積到了歸德府和開封府的交界處。

除卻上面所說的那些人馬之外,還有歸德府以及開封府不少土豪鄉紳的所率領的鄉勇民壯前來助陣,這些人最多的也就是千人一夥,少的不過是一百多人,都是在地方上有田地,有身份的豪強地主。

這些人就是所謂結寨自保的那些地方士紳,大明統治的基礎階級,歸德府和拓城縣的大小官員看見這種景象當真是目瞪口呆,想當年“李振海”,也就是現在這個拓城縣的守備賈大山聚眾作亂的時候,官府屢次召集地方上的名望大族,希望這些地方上的豪強能夠在防禦反亂上出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