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五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6/6頁)

這個動作,一下子把場中所謂“溫和”的氣氛打了個粉碎,甲士們手中的刀槍立刻是指向了在內圈的太監和錦衣衛們。

和陳敏在京師中看到的那些京營紈絝草包不同,奉國將軍府這些埋伏的甲士稍一工作,那種殺氣和壓力馬上顯現出來,陳敏這一圈人都是臉色煞白,心裏知道,若是妄動,對方搞不好真會殺了自己。

“你們是什麽人,咱家是傳旨的欽差,你們這樣刀兵相逼,是想要造反嗎?”

陳敏聲色俱厲的喝問,可任誰也都知道,這不過是色厲內荏罷了。

“陳公公莫慌,兄弟們正是知道你是傳旨的欽差,所以才在這宅院裏面等著。”

那為首的人溫和的回答道,不過隨即變了下臉色,沉聲的說道:

“陳公公,黃河尚未開化,大軍行動頗有不便,顏巡撫和李總兵都是決意在二月底或三月初,大河開化之後方才出兵河南,可朝中諸公一味的催促,還請公公去信解釋一二,這幾位在錦衣衛當差的兄弟,也有給錦衣衛衙門去信的權力,一並把這消息寫了,就說我山東兵馬分駐各處,更有遠在兩淮的兵馬,仙俠正在緊張的調集準備,最早也要二月二十五才能啟程,並無推脫之事。”

聽到這人說出來的話,陳敏和錦衣衛們的臉都黑了,本來這遲遲不肯出兵是巡撫和總兵的罪責,自己要是寫信去解釋,將來若有個好歹反復,這就成了自家的責任。

何況這些日子,陳敏和這些錦衣衛們給京師的去信和反饋,都是山東文武官員如何的拖延,突然反口,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臉。

“這……這怎麽能寫,這分明是欺君之罪。”

太監陳敏顫抖著說出這句話,那人笑著說道:

“不寫,可就是趁夜出城,不知所蹤,寫了,最起碼能過幾年太平日子……”

第三天,帶著陳敏的回信的快馬從濟南趕出,直奔京師。

這次的信上倒是仔細的說明了山東兵馬面臨的困難和調兵需要的各項準備,其中陳敏一改從前對山東文武官員的攻訐,反倒是大力的誇獎他們,說是殫精竭慮,只為籌措兵馬前往河南救援,還說什麽奴才願在山東督促,待出兵河南後再重返京師雲雲。

崇禎皇帝不相信天下人,但對身邊這些宦官還是有幾分信任,盡管前面惱怒異常,可接到這封信後,怒氣卻減弱了幾分,只得是派出使者去往河南附近的省份調兵救援,還褒獎了幾句,說陳敏忠心任事,值得重用。崇禎皇帝自以為掌控一切,實際上卻什麽也控制不了,他信任的,都在蒙騙他。

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崇禎十四年的正月,洛陽城就被李自成率領的闖軍打破,但此時到了二月底,洛陽城還是在明軍的手中。

或許是因為李孟進入河南之後,流寇“宋江”被擊潰,大部引往淮北,而流寇“李振海”則靠近兗州府,差不多被膠州營滲透,沒有依附李自成,闖軍的力量差了幾分,這洛陽城還能支撐的住。

歷史,終歸是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