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五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5/6頁)

而且崇禎皇帝的脾氣,你身為文官不能督促手下的武將出兵,武將未必會有什麽罪名,他這個文官恐怕要被重責斬首了。

若是在北直隸入寇之後,沒有李孟這個歷史變數,因為德王被韃子俘虜,事後楊嗣昌定功罪賞罰,顏繼祖也屬於被處斬之列,在並沒有發生變化的歷史上,顏繼祖是用很坦然的態度面對這個死刑。

但因為李孟的軍功躲過了這次的處罰,顏繼祖從大難中逃脫,出京時候的雄心壯志,德王被擄之後的坦然面對,這些豪情都是煙消雲散,心中只是想著,能好好活著比什麽都強。

京師這傳旨的太監這麽催促,顏繼祖驚懼異常,只是想著求活,可天子的步步逼迫,他一個文官去哪裏求活。

思來想去,也只能是去求山東總兵李孟的庇護了,顏繼祖頗為自嘲的想到,天下間的文官之恥恐怕就是自己,誰也有這麽低姿態去求比自己職位低的武將。

自嘲歸自嘲,感慨歸感慨,顏繼祖回到家之後,就讓下人收拾東西,把行李打包,準備搬進膠州營管理的那半城去。

二月初五,京師過來的傳旨太監陳敏帶著十幾名錦衣衛伴當,氣勢洶洶的朝著顏繼祖的府邸而來,他這次可是做好了準備,如果顏繼祖再不答應的話,他這邊就要命令山東巡撫交出印信了。

說起來這也是掩耳盜鈴,握有重兵的武將不出兵,連和他在一起多年的文官都催促不動,即便是換人又能如何。

可對於京師朝廷來說,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畢竟眼下的朝廷大義還是可以壓人,不至於全無用處。

太監陳敏這路也是走的熟了,一大早就領著人來到巡撫的府邸,要是進入衙門之後,那邊還有巡撫大人的親衛和官吏,總歸是有些不便,陳敏可是熟門熟路,反正在早晨出府的時候堵他。

誰想到一幫人兇神惡煞的過來,卻是面對個空空如也的宅邸,好在有個看守宅院的小夥子,和他們指點了路途,說是搬到何處去了。

上次巡撫顏繼祖說是寬限三天的時間,他要去驅趕山東總兵出兵,誰想到居然是悄悄的搬家。陳敏的鼻子都快氣歪了,心想你堂堂一個巡撫,居然有這種頑童一般的手段推諉,天下這麽大都是大明天下,你就算亡命出逃都逃不掉,搬個家就能跑了嗎。

那看守房屋的小夥子倒也是熱心,和宦官陳敏這些人仔細說了巡撫顏繼祖家到底搬到何處去。

知道了住在何處,陳敏一行人也不耽擱,怒氣沖沖的朝著巡撫宅邸那邊去了。

這些太監和錦衣衛出京傳旨辦差,到了當地,地方官的逢迎討好,禮品金銀那是少不了的,而且還可以在當地的風景名勝,出名的酒樓遊覽一番。

這趟差事果然是苦差事,不光是旨意落實不下去,一直拖延出兵。而且這濟南城被韃子擄掠,完全是變成了空城。

濟南城現在完全是膠州營和各個衙門辦公生活的地方,這生活的設施簡單的很,甚至還不如京師附近的縣城。

傳旨太監陳敏和錦衣衛們來到這清苦地方,外面空蕩蕩的一座城,也沒有什麽溜達的心情,每日都是琢磨著出兵。

所以這些人對濟南城和其他省首府有什麽不同,並沒有什麽概念,按照那名年輕人的指點,一行人朝著顏繼祖的新宅邸走去。

這一路上,就看到那些來來回回經過的兵馬,陳敏心裏面琢磨,這山東總兵倒也不像是要不出兵,要不然這城內兵馬調動怎麽會這麽頻繁。

這顏繼祖居住的地方卻是從前奉國將軍的府邸,這奉國將軍也是皇族的稱號,一名巡撫居住這樣的宅邸根本是違制。

陳敏站在這宅邸門口獰笑著說道:

“看來這顏繼祖真是不想活了,這大不敬的罪名肯定是跑不了了。”

這府邸的大門倒是敞開,欽差太監和錦衣衛們那裏需要敲門通傳,下馬後直接朝著裏面沖了進去。

奉國將軍的宅邸可真是非同小可,最起碼過了門前的影壁,那院子做校場都是足夠了,按著陳敏的印象,巡撫家中的下人仆役也不少,但這院落卻都是冷冷清清。

“吱呀”一聲,這府邸的大門關閉。

這些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麽回事,就看到從各處走出拿著刀劍的披甲士卒,一人從影壁後面轉出來,開口笑著問道:

“這位就是從京師過來,傳旨催促出兵的陳公公吧!!”

說話的這個人語氣頗為的溫和,但看著周圍這些披甲的士兵,無論如何也談不上什麽溫和。

一名錦衣衛看著周圍逐漸靠過來的甲士,心中難免緊張,手放在了腰間的刀柄上,剛抽出一半,“呼”的風聲呼嘯,一根白蠟長杆直戳了過來,準備的刺中了他的胸口,這名錦衣衛胸腹間一口氣沒有上來,憋得生疼,直接跪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