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人間絕代才子李煜的悲歡人生(第6/10頁)

李煜見疏大怒,中書舍人張洎和潘佑不和,在李煜面前煽火,李煜派人去拿潘佑。潘佑早知道自己不會有好果子吃,痛哭一場,然後自刎身亡。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海瑞上疏痛罵明嘉靖皇帝,嘉靖為人苛刻,但並不昏庸,也沒把海瑞怎麽樣。當然誰不敢說李煜就一定會殺潘佑,不過如果拿李煜和明世宗相比,在文學藝術上,十個嘉靖也比不過半個李煜,但要玩起政治權術,嘉靖遠不是李煜之流可以相比的。

潘佑那道奏疏中把皇帝和大臣全都臭罵了,但唯獨認為司農卿李平有才可以大用,希望李煜能讓李平當尚書令。眾人被潘佑罵急了,見潘佑死了,就把怒火射向了李平,紛紛在李煜面前抵毀李平,說李平和潘佑結黨營私,李煜便把李平投到獄中,李平不久也死在獄中。

潘佑是南唐著名才子,才名極大,潘佑因憤自殺後,舉國呼冤,南唐詩人劉洞為此著詩雲:“千裏長江皆渡馬,十年養士得何人。翻憶潘郎章奏內,愔愔日暮好沾巾。”後來李煜被俘,趙匡胤責李煜擅殺忠臣,指的就是潘佑冤死。

李煜在處理“家事”的同時,趙匡胤也準備對李煜下手了。開寶六年(公元 973年)四月,趙匡胤派翰林學士盧多遜以賀壽為名出使金陵,探探江南形勢。盧多遜為人“狡黠”,先耍出手段糊弄李煜:“國主孝敬天子,天子常與我等言國主才智。只要國主不得罪朝廷,天子也不會拿國主如何的。”這樣的鬼話傻子也不信,李煜居然信他這個,盧多遜回去前,又騙李煜說:“我朝天子準備重修天下圖志,但現在就缺貴邦十九州的資料,煩請國主方便則個。”

李煜沒經大腦考慮盧多遜要幹什麽,便同意了,將境內所轄十九州的戶籍資料甚至軍隊分布圖都給了盧多遜。盧多遜心中笑罵:“李煜真是個白癡!”回到汴梁,盧多遜極力慫恿趙匡胤出兵江南,並把弄到手的機密資料交給趙匡胤。趙匡胤這個高興啊,有了這個東西,李煜縱是插翅也難逃出他的掌心!

不過趙匡胤有一點擔心,因為南唐在江東立國,依靠長江天塹自守四十多年。從四百年前隋文帝楊堅過江滅陳到現在,沒有大規模發動渡江戰役的先例,趙匡胤對北方軍隊能否順利渡江心存疑慮。

真是老天有眼,開寶七年(公元 974年)七月,南唐有一個叫樊若水的書生前來投奔趙匡胤。樊若水本來也想為李煜做事,可考了幾回試,全都名落孫山了。樊若水不甘心大好年華就這樣浪費掉了,幹脆跑到長江邊上打著“休閑釣魚”的幌子架著小船在長江沿岸來回丈量,把沿岸水勢深淺畫成了一張《長江沿岸水勢圖》,做為見面禮獻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興奮死了,決定出兵消滅李煜這個政治白癡,不過師出要總有點借口,“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趙匡胤幹嘛吃的,自然懂得。想了一個好辦法:“你李煜不是向我稱臣嗎,我還沒見李煜長什麽樣呢。”於是派知制誥李穆來到金陵,讓李煜去開封拜見宗主國皇帝。

李煜雖然臣服於趙匡胤,但條件是繼續做江南國主,如果跟李穆去了開封,估計就得老死開封了。李煜不去,推托自己得了大病,不能出遠門,以後再去不遲。李穆早就知道李煜會這麽說,竊笑著回去復命。

機會終於來了,趙匡胤暴笑不已,開寶七年(公元 974年)九月,下詔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穎州團練使曹翰、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劉遇從江陵出水師沿江東下,義成軍節度使曹彬、侍衛馬軍都虞候李漢瓊等人麾師南進。同時命令吳越王錢俶出兵從東線攻擊南唐的常州和潤州,牽扯南唐主力。李煜還在幻想只要出點錢就能讓趙匡胤收手,派八弟江國公李從鎰帶著白金二十萬兩、錦帛二十萬匹前去講和。

還沒等到李從鎰的好消息,李煜就知道宋軍已經攻破池州(今安徽貴池)長趨直進的軍報,李煜真的急了,知道趙匡胤這次要玩真的。李煜玩文學玩久了,也膩了,血性湧上心頭,決定和趙匡胤徹底決裂,在國中廢去開寶年號,調兵防禦。李煜對臣下說道:“趙某人被逼急了,肯定要發兵來的,孤也不怕他,等宋師來戰,孤自披甲執刃,督獎三軍,和宋師死戰,或許一勝,還能保全社稷。”話說的很慷慨激昂,可眾人誰不知道李煜文弱無能?讓他和趙匡胤一打一?省省吧。

李煜同時給吳越王錢弘俶寫了一封信:“兄弟,你跟著北朝瞎忙活什麽?如果我被滅了,還有你什麽好果子吃?唇亡齒寒的道理你懂不懂?”錢弘俶比李煜想的長遠:反正自己早晚也要去汴梁,不如現在多在趙匡胤面上立點功,以後能在趙匡胤那裏討價還價。不聽李煜的,繼續北上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