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卷(第4/21頁)

王建見韋昭度不上道,獰笑一聲:“今日不由公了!左右,把盜糧的賊押上來!”王建手下早把被捆成粽子的韋昭度親信駱保推了進來。王建指駱保大罵: “此賊盜我軍糧,謀取私利,不殺何以慰將士之心!”左右會王建意,當著韋昭度的面,把駱保活剮了,以刀挑其肉食之。王建看著這人間美景,笑問韋昭度: “公願嘗鮮肉否?”

韋昭度哪裏想到王建居然會玩這手,嚇的魂飛天外,忙說:“任王公處事,昭度自歸京師。”韋昭度不敢多留,連滾帶爬奔還長安。王建這時還在裝好人,韋昭度行前,跪地奉酒,灑淚送行(真有手段,不愧梟雄!)。然後王建派後扼守劍門關,不準放中央軍南下。

為了瓦解成都軍心,王建派殺親信鄭渥詐降陳敬瑄,鄭渥甜言蜜語騙住了陳敬瑄,謀了個巡城的差使,鄭渥白天巡城,觀察城中虛實,晚上送書王建,沒多久,王建就把成都城中的情況摸了差不多了。

大順二年(公元 891年)八月,王建開始狂攻成都,為了讓兄弟們死心踏地的為他賣命,騙將士道:“西川號為錦花城,富極西南,克城之後,玉帛子女,憑爾等隨取,我與爾等共享富貴。”將士大喜,死命攻城。陳敬瑄終於撐下不去了,讓老哥田令孜去城上勸勸王建得饒人處且饒人,何必如此決絕?田令孜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風,厚起臉皮和王建稱兄道弟:“王八哥哥,陳敬瑄和你素無仇怨,何必把人往死路上逼?看我個薄面,收手吧,給我兄弟留條活路吧。”

你田令孜算個屁?沒把的太監,逞什麽威風?面子是自己掙的,掙不來指望別人給你三分薄面,照照鏡子先看看自己的德性。王建回答的堂堂正正:“我與大人有父子之情,本不敢如此。但現在我是奉天下詔命討不臣,公事公辦。不過嘛,只要大人能識時務,我保證給你們兄弟一條活路。不然,大人休怪王建無情。”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田令孜知道一切都不可挽回,為了活命,也只能投降王建。田令孜回去勸陳敬瑄識點相吧,不然陳家血脈就要無存,陳敬瑄還有什麽辦法,只好讓田令孜出城投降。大順二年(公元 891年)八月二十四日夜,田令孜親奉劍南西川節度大使印綬來到王建軍營,交給王建,算是拜倒在王建門下,王建三軍高呼萬歲。不過王建暫時還用著田令孜,給了點面子,還稱義父。

隨後,王建把那些經常惹事生非的幹兒子叫來,訓戒道:“你們都是跟我從白骨堆中爬出來的,我不會虧待你們,入城之後,保你們的富貴榮華。但有一點,絕對不許掠劫百姓,敢犯吾令者,斬!”眾兒要的就是富貴,大喜:“如父命!”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是亂世梟雄的入門功課,不會耍手腕的人永遠只能被人耍,王建在攻成都需要拉攏的是軍心,而入城之後則需要拉攏民心,亂世中的民心固然不如軍心重要,但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

王建率軍進入成都,分兵控制城中,然後居府議政,王建成了名副其實的 “西川王”。陳敬瑄失勢若喪家狗,只好伏拜王建腳下,搖尾乞生。王建把陳敬瑄打發到雅州,隨其子雅州刺史陳陶過活。陳敬瑄僥幸保住條小命,想從此金盆洗手,退隱江湖。可惜王建並不想給他這個機會,陳敬瑄懷著對下半生人生的憧憬上路,走到三江(今成都境內),被王建派出的殺手做掉了。

而王建的“前義父”大太監田令孜低下三四的在王建手下混日子,反正田令孜有奶便是娘,跟誰都一樣,就差拜王建為幹爹了。但王建早就看田令孜礙眼,過了幾個月,王建給田令孜扣上“私通鳳翔李茂貞”的罪名,踹到獄中,扔給田令孜一匹帛,讓他自己了斷。

田令孜長嘆:“我好歹也呼風喚雨過,今日雖死,猶不能有辱我的身份。”教獄卒勒人之法,獄卒撕開帛布,繞令孜之頸,用力一勒,田令孜氣絕身亡。田令孜風光半生,沒想到居然落得這樣一個悲慘下場(活該!)。

作者:jiany27回復日期:2007-3-15 10:06:31

怎麽感覺十國好像不如五代精彩啊

作者:苦不早回復日期:2007-3-15 14:52:14

樓主要加油大力支持

作者:yooho回復日期:2007-3-15 15:39:14

頂了

作者:哈奇哈奇回復日期:2007-3-15 16:42:57

我被樓主坎暈了

作者:姜狼豺盡回復日期:2007-3-15 16:48:38

哈兄為何發暈?:)

十國不如五代上下相銜,比較分散,只能一個一個寫,所以看起來不如五代過癮。不過十國風雲確實很精彩,是歷史總是驚心動魄,縱橫殺伐,讓人心顫不已。王建、孟知祥、馬殷、楊行密、李昪、錢鏐也都是一時風雲人物,只是歷代史書都以五代為正統,十國不是特別受重視。